读了《没有陪伴,谈什么感情》这一章,列举了以下二个例子。
1,朋友之间
朋友是什么?就是你的曾经储存在他的记忆里,如果彼此都走向新的旅程,朋友的使命就此结束,必然会有新的朋友温暖新的旅程,除非你我还能一直同步成长。曾经的精神垃圾桶和热线电话一旦停机,曾经的聊天记录全部删除,重新开通需要从最初的相遇开始。
抛开经历和成长谈朋友的情义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虚幻的情义是经不住岁月的掂量的。
如果朋友之间分开时间久了才是疏远的根本原因。沟通是了解对方,增进感情的最好桥梁,再铁的朋友,通过岁月的烘干,十几年跟以前才十几岁的人思想是不能比,慢慢的,你的圈子发生变化了,你的思想发生变化。就如小时候儿时中的记忆,我觉得老家的一条桥很长很宽,雄伟壮观,若干年后回去再看这条桥,突然间觉得这条桥变得那么小了,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破旧不堪。其实这条桥真的变小了吗?没有,还是原来的桥,只不过人见识的东西多了,有对比了,才知道怎样的桥才更雄伟壮观。如果这条桥一直都在你眼里没离开过,这条桥在你心里面一定是雄伟壮观的,所以朋友,同学都一样的。久没沟通久没接触就象断电一样,再聚得再接上电源,但思想和精神层面可能己经不在同一个频率上了。所以,抛开经历和成长谈朋友的情义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虚幻的情义是经不住岁月的掂量的。
2、爱人之间
不管是朋友,爱人之间也是一样。打败我们的不是彼此的疏远和背叛,而是你的经历,我没有参与。
所谓的你的经历我能参与,不仅仅是你跑步,我也非得比肩同行,而是你生活的朝朝暮暮的见证和参与。
人生就是这样,一见钟情和两情相悦只是情义的开始,情义的延续始终伴随着彼此的经历和共同成长。
爱人分久了,必分,没情感交流;没情感慰藉;没肌肤相亲;情感疏远。要不怎么哪么多两地分居,离婚率哪么高,有的为了赚钱,丈夫到大城市打拼,妻子在老家孝敬父母,在家辛苦劳作,几年下来,丈夫赚到钱,在外面见到的是霓虹灯下的灯红酒绿,美女如群,而回家见到的是一个不懂得打扮的黄脸婆。没有陪伴,没有情感交流,哪份感情慢慢就疏远,正所谓陪伴和情义长久在这里就是黄豆黑豆倒在一起的参与,分不清才是最牢固的情义!你的一生我陪过一段旅程才是情义的常态。两情若是久长时,真还需要朝朝暮暮!
情义对于朋友和夫妻之间都一样,适度的距离能产生美,超出这个距离,根本没有什么美可言。距离过大,漏掉幸福是必然!三毛说的好:情义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参与,见证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情义本身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依存、相互愉悦,相得益彰,一根绳上的蚂蚱总比两只蝴蝶更能体会到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真谛!没有共同经历的情义比蒲公英还不牢靠,风一吹,就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