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侄女小玛丽从三个月长到三岁,要上幼儿园了,她娘亲操心天大先潜去幼儿园探究竟,这小妞跟我混了大半个月了。我刚开始每天跟她说,我和你妈不一样,哈哈她大约有心理准备要和我一起玩耍了
1:哭。前面足足哭了三四天,醒来发现爸妈都不在身边,就开始哭,嗷嗷大哭,我也不打扰她,让她一个人哭,只是每次一开始哭就告诉她“你哭完了喊我,我来帮你穿衣服,我也是爱你的”,
她说“我想妈妈”
我问“想妈妈是什么感觉?”
她说“想妈妈就是伤心的感觉”
好了,认清这个情绪就可以了,她的情绪需要她自己处理,随她一个人在房间继续哭,我看书去了。不讲不骂不打扰不评价,事后也不提,大约不是亲生的,无理取闹怎么哭我也不心疼。后面基本不哭了,一到下午会撒娇想妈妈。
2:吃饭。刚开始害怕吃饭,看到一大碗她就怕,边看电视边吃,大部分饭还要喂。我没有那么多耐心喂,想办法先在菜谱上花点心思,正餐食谱尽量多搭配一点颜色,做的新鲜,至少有她喜欢吃的,幸好她不挑菜。第二步关电视,不关不开筷子,前面几天也是哭,那就哭吧,等哭完再吃。第三步让她自己装饭,天天提醒吃多少装多少,我吃完把空碗给她看,她先是装很多,剩一堆,剩了,跟她说,剩了下一顿热给你再吃,我是玩真的下一顿真的热,跟她说不浪费粮食可以珍惜福报,听不听的懂我不管。后面自己关电视,吃多少装多少,分量少装一点她自己没压力容易吃完,先自己动手喜欢上吃再说,如果正餐吃的少下午茶加餐,反正不喂。
3:玩。这年龄的小孩大约对所有不认识的物品好奇,玩具玩腻了,成日翻箱倒柜,她可能要搞清楚所有东西是怎么玩的,天天找还有什么好玩的,危险物品不给,其他随便她,她父母教了哪里拿的放哪里,我想玩过了也就不好奇了,每天随她搞一大堆,我干我的事,她搞完我再去收拾,相安无事。户外陪她去打弹珠去森林小路散步看花看草,找个秘密基地什么的。
4:哄睡。小朋友没有午睡习惯,她妈说幼儿园必须睡午觉,要培养午睡习惯。前两天也是不睡,要么要看电视,要么在床上闹腾,前面几天耐心讲故事,发现不管用,后面不管了,她闹腾我闭眼先睡了,睡不着我也装睡,不一会她也睡着了。后面午饭后主动爬自己床上乖乖睡,也不要带。小朋友的模仿能力一流~
5:情绪。摔一跤的哭,想要得不到的哭,想妈妈的哭等都是不一样的感觉。边安慰边让其识别感觉,哭完就差不多好了,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只能哭。成长过程中再遇到此类情况,能够慢慢认清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发莫名其妙的脾气。如果小朋友哭的时候家长感觉心烦意乱,大约是家长本身就心烦意乱。
6:多抚触多抱。小玛丽训练几天就成长了不少,还是比较好带的。还小的时候,洗澡前她妈妈都会给她做操,洗澡后抚触,充满爱意的抚触是大人赋予爱给小朋友非常好的表达方式,会给小朋友带去安全感。多抱也一样~
7:关注。大部分时间我们各玩各的,但是只要她主动来找我,我都会放下手上的事,就专注和她玩。
8:小朋友是家长的镜子。如家长情绪不稳定,小朋友会特别闹腾;家长越是有脾气,小朋友越会搞点事情出来。不过原生家庭带来的气息,学校和旁人终究很难起到大的帮助,唯独家长成长和改变。
讲真,看着她年轻的爸妈两个人把她带这么大真不容易。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天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