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弘丹老师的写作讲座,在如何写出一篇文章中提到,写前要找到文章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去更好地挑选和组织文章的素材。老师说,根据素材去选择一个切入点,从某个角度去写,才能把素材串联起来。切入点要小,要具体,不要太宽泛,要多花点时间去揣摩。下面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什么是切入点?
切入点好比突破口,有点像我们去买西瓜,都要在西瓜上开个小口看看,然后决定买不买。文章的素材就像一个个西瓜一样,某个角度的素材就代表一个西瓜。西瓜有大有小,有生的有熟的,有甜的有不甜的,如何在一堆西瓜里挑出一个大小合适,又熟又甜的西瓜,也就是我们在寻找素材的切入点。就像老师讲的,要多花点时间去揣摩切入点。
所以构思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为能写出一篇文章奠定了基础。
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我们收集的素材很多,如何在可写的人、事、物的素材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呢?我想就是化多为少,化大为小,最终确定素材和文章的取向。以我写《80岁那年,见证历史的一刻》,描写自己80岁的生活状态来举例。
老年人生活基本就是养养花,读读书,打打拳,看看电视,按照往常我会把这些都写上,结果就是一篇流水帐了,没有什么新意,自己都不想看。这次我按照老师所讲的,从这些素材中去寻找一个切入点来完成这篇文章。
首先在养花,读书,打拳,看电视四个里面选一个,也就是化多为少,最后选中看电视这个角度去写。
电视节目很多,自己喜欢看体育比赛,有足球的,篮球的,排球的等等。足球咱们水平太烂,不想写,排球也就是女排的可以写,篮球就是NBA,最后确定写一场NBA比赛作为切入点,也就是化大为小。
最后围绕一场具体的比赛,去选择组织和选择素材。结果我很快就把这篇文章完成了,完全没有以前那种半天什么也写不出来的情况。
以上就是我听这节课所获得收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