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一位叫做约瑟夫.马修的大学老师,研究如何帮助人们从过往的经历寻找内在的意义。
ORID:焦点研讨法,由objective事实,reflective感受,interpretive诠释,decisional行动四个方面反思对话的结构模式,引导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大家从事实、感受、诠释、行动四个层次由表及里深入对话
它包含四个层级
事实层面:指的是人们用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碰触到的客观信息
感受层面:主要指客观信息出现的反应和内在感受,这些感受主要指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两类
诠释层面:这一层面关注的是意义,是大脑对于客观事实和内在感受进行的理性分析,诠释后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个性、信念、价值观的不一样而产生了绝对的差异
行动层面:基于深度思考,找出未来的行动,展现的形式可以是承诺、决心、决定、共识的办法或详细的行动计划
ORID的四个层次遵循人类对外部的刺激做出反应时自然使用的思维顺序
四类问题示例
事实类问题
主要目的:获取信息,澄清事实、厘清现状
常见问题示例:你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刚才老师做了什么?上一环节我们说了什么?
感受类问题
目的:将参与者内心与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示例:这则故事让你想起了什么?今天讲解的内容那些部分比较困惑?客户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
诠释类问题
目的:发掘讨论主题对参与者或组织的意义与价值
示例:你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他对你有什么启发?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行动类问题:
目的:未来可能的行为与方向
示例:接下来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你们的决定是什么?我们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