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母之前,她的快乐、悲伤还有着浪漫的幻想。为人母之后,浪漫和幻想被生活打磨的没有了棱角。被无数琐碎的小事困在其中,却也因为点点滴滴的小事为着家人而心安理得,她们大部分就这样矛盾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小朋友的活动圈子都不大,人员相对来说也比较固定,家里住的地方也都不远,母亲认识我几乎所有的同学,不想让我在外边疯跑,又怕我闷在家里不与外界交际,总是竭尽所能协调着两者之间的关系。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轻描淡写的写了这样一种矛盾:青年木心年轻气盛,他坚决的,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翱翔。木心的母亲明白儿子的理想与不甘,但她更明白当时世道的艰难,她只是轻轻的询问木心,“那样会不会太辛苦?”木心斩钉截铁道,“即便是这样,我只能这样。”
高中几年一直成绩极佳的我突然就开始叛逆,800人能考到年级第一的我,一时间成绩一落千丈,不跟家里人说话,脾气上来怒目相视,口不择言。同时,不顾反对硬是住到了冬天洗脸也要跑到室外集中打水的宿舍。殊不知,母亲竟然私下联系了所有同寝的小姐妹,问到了她们每个人的手机号,工工整整的抄在了一个小本子上,让她们帮忙照顾我。一直到大家都离开宿舍的时候,寝室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才告诉我真相。可母亲却从未提起,那时我才发现,母亲是那个无论你如何发脾气,她依旧会给你做一日三餐,依旧会给你做最坚实的后盾。然后,在时光中,等着你长大,却从不做任何解释。
一个母亲,担心自己的孩子吃苦,又害怕自己的孩子怕吃苦。只能将矛盾埋藏在内心深处,选择成全。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自责,母亲的包容始终比我们的体谅要容易的多,殊不知母亲其实也有很多的烦恼与困难。只是,她们从未在你面前提起。
年轻气盛时,总觉得家乡的土地承载不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走南闯北,尝尽冷暖。我也因为毕业之后想法颇多,去过很多地方,短暂的归乡也因为适应不了家里慢节奏的生活氛围选择逃离。母亲说,“觉得适应不了就走吧。”
回首当年,母亲的眼神、语气、样貌浮现在眼前,才恍惚,母性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得以永生,这些琐碎的小事原来是母亲最重要、最幸福的事。这一走又是好多年,旅游、工作,自己一个人,借助各种形式走过很多地方,不完全的体会着世界的广大,生命也因此而厚重,但却在遍体鳞伤之后扭头发现母亲始终站在目送你离开的地方。
前段时间大火的《人世间》,周炳琨因为守在母亲身边而被父亲说没本事。一时间,关于孩子陪在父母身边就是没本事的表现刷遍了网络,刺痛了很多孩子的心。看了很多网评和文章,对于此事倒很坦然,对于能守在父母身边的我来说,有没有本事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失必有得,所有的命运轨迹都有迹可循,我庆幸,在我三十岁以后,没有错过妈妈的每一次生日,能出门的时候可以带着爸妈一起去看更多的风景。他们让我有机会见识到世界的多彩,如果有机会,我会陪着他们一起看更广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