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常常想,其实人类骨子里一直是希望能真有那么一个仁慈又智慧的君王,让他来管理自己的国家甚至整个人类。
百姓只管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所有的一切都有这么一个君王来操心,由他来扬善除恶,造福世间——如此这般难道不也是很美妙的么!
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就主张国家要由哲学家来统治,因为只有“哲人王”才是最智慧,才有能力和资格来管理社会。
而咱们东方虽则同意君王当然要有一定的智慧,但却是更偏向于德行,所谓“圣贤之君”。
可到哪里去找一位既贤德又智慧的两全其美的君王呢?历数人类几千年来的无数君王,心肠好一点的,往往又懦弱无能;而有谋有略的,又残暴无情。而正因如此,后来就有那么一大群人就对找到这么一个仁慈又智慧的君王彻底不抱幻想了,于是他们转而找到了一种理想君王的替代品:法治。
法治意味着公正严明理性,意味着正义必得申张,邪恶必将受惩。在法治这个君王的统治之下,人人都是君王,且人人又都是臣民。
但有一群人却始终不肯放弃对人类理想君王的梦想与追求,总是期盼着总有一天真的会出现一位真正的圣明之君,智慧且仁慈。
在未来的某一天,是否真的会出现一位真正的圣人之王,不得而知。
但人类历史上却是早已出现过一位也许堪称完美的君王(至少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君王超越于他),他几乎可以说既符合西方理想君王的标准,又符合东方理想君王的标准。
这个君王的名字叫——马可·奥勒留。
02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全名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奥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著名的古罗马“帝王哲学家”,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奥勒留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均有出色造诣,尤其在哲学上,成为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帝王,被后世评价为“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
如果我们对这位帝王哲学家有所了解,一定惊叹于他的思想智慧,还有勇敢勤奋,宽厚仁慈。就是算是秉守“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人恐怕也要不得不为其唱一首赞歌了。
整个古罗马时代出现过众多不一般的帝王。但在他们之中,也许只有先其几百年的亚历山大稍可与其相比。
亚历山大帝虽说使罗马称霸整个地中海,也曾向亚里士多德学过哲学,但终究称不上是哲学家。而马可·奥勒留不仅是伟大的帝王,更是伟大的哲学家。
作为古希腊罗马四大哲学流派之一斯多葛(又译斯多亚)派晚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没有人比他更能体现这一哲学流派的精神了。
而这一哲学流派又被认为是“至善”的流派。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所言:
“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了。”
“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养公民,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人物,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做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做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孟德斯鸠所说的“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指的便是奥勒留。他评论的与其说是这一哲学流派,不如说是评价了它的代表人物——这位帝王哲学家。
03
奥勒留虽不十全十美,更没有成为神,但人类所有君王身上所能出现的美德他都几乎拥有。
其实他首先是个哲学家,并不想成为君王。
他原本的人生梦想只不过是想隐居山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更接近神明。正如罗素所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
然而命运按排他必须成为帝王。而以他的人生哲学,一个人应当听从命运的召唤。所以当命运按排他成为罗马帝王之后,他就放弃自己心中那种强烈的归隐情怀,竭尽全力做一个称职的帝王,为国家和子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虽说一直称霸西方,但当奥勒留上位之时,已是危机四伏,颓势显然。外有强敌侵扰,内有灾祸屡生。
虽说他是罗马的帝王,却从未享受过帝王的奢华,甚至因为国库空虚不得不过着拮据的生活。据说他的妻子因从未能从他身上得到一点点王后的荣耀,甚至还得跟着过苦日子,于是心生不满竟然对他不忠背叛。
而奥勒留却从不悲观消极,一心想着要维护自己帝国的繁盛与辉煌。当他不用出征时,他便夙兴夜寐地勤勉工作,四处体恤民情。正由于他亲自走到民间,了解到最真实的民情民意,才颁布大量法令,作出诸多司法决定并从民法当中删除不合理的条款。
而当边疆有动乱时,他便亲自出征,征战四方,风尘仆仆,平定动乱。然而那时的动乱实在是太频繁,让这位哲学帝王难得安宁,以至过了五十高龄(那时人的寿命平均不过四十,而奥勒留却活到差不多六十)还不得不驰骋疆场。
他生命中最后一场战争是奔赴北方,这一年正好五十六岁。
这场战争打得实在太久,他已深感身心疲惫。虽然所到之处,人们无不高呼“万岁”,而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来日不多了。对此奥勒留却毫无留恋,更无恐惧,他早已作好放弃生命的准备,就象他早已放弃自己手上的权力,主动把一半的皇权分一半给自己的兄弟。
他觉得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最重要的事是得和朋友们好好告个别,一直征战都无暇与他们交谈畅饮。对,身居帝王之位的他却有着众多的心灵知已,绝不象别的君王那样高处不胜寒。
在他离世的前三天,他还和朋友们一起畅谈人生,友谊,灵魂,哲学,而且又和他们一一拥抱握手。朋友们无不深深感染。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位高大的帝王在多年的行军途中,不顾劳顿,一有机会便写下许多对生命对宇宙的认识与感悟,但都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就象日记那样。而现在,他们请求皇帝把这些箴言给后人留下来——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经典哲学名著《沉思录》。
04
身为西方帝王的奥勒留不仅是有着西方哲学的理性与虔诚,又有着东方哲学的神韵。既有老庄的超然情怀,却又具儒家济世之志,且还有着佛家的仁慈悲悯。
一次,他的一位亲信趁他忙于应对赈济灾民时,意图谋反夺位,但未成功。叛乱平定之后,这位亲信被他的一位手下给杀了。对此他深为悲痛遗憾,认为需要求得宽恕的恰好是他自己。因为他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才使这位谋反者被权力的欲望毒害了心灵。他立即烧毁所有一切有关叛乱的文件,不想再伤及其他参与叛乱的人。
所以后来奥勒留忠告世人说:不要从权力、地位、名誉等身外之物中去寻找快乐,要在物质现象面前保持心灵的尊严。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帝王,也未能挽救罗马帝国的衰败,更未让他自己长生不死。奥勒留一死,已经辉煌了近千年的罗马帝国便彻底结束了他的辉煌。
但他却留下自己的哲学《沉思录》。
如果我们翻开这本非凡之作,便会发现,《沉思录》虽然是出自一位伟大帝王之手,但它却不是“帝王哲学”。任何读者从中都不会读到任何关于成为一个“好帝王”、“圣主明君”或是如何“治国安邦”的字句,有的只是关于对自然,对宇宙,对神明,对灵魂,对生命、快乐、朋友,对财富、权力等等的思考。
至此,笔者不由疑惑:奥勒留身为一位接近完美的帝王,为何却不向后人留下自己的帝王之道?也许是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个圣明的帝王?或即便是个“好帝王”也不希望或是不需要后世的膜拜与歌颂?还是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诫他那块土地上的后世子孙:再英明伟大的帝王都当不了救世主,确保不了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无以得知。而后世之人只是已经看到,罗马帝国虽然出了奥勒留如此人类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圣明之君,但也照样不复存在。
若是如此,那这位西方帝王就与东方、与中国古代帝王太不相同了!且看我们历史上的那些无数帝王,不管圣明还是昏庸,无不希望自己千秋万代,被子孙臣民永世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