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溏
借用一下岛上书店的招牌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习惯枕边有书,是从成为住宿生的年龄开始。在书友会里流动书舍活动的末期,枕边放着的是《岛上书店》。关于这本书,早有耳闻,皆是缘于微博关注的那些推荐图书号,时常推出一条软文,其中便有《岛上书店》。奈何,我对热门畅销书一直是持观望的态度,总是要等上那么几个月,然后也是凭一时喜好感觉,决定买或者不买。手上看的这本,是前不久从一位友人借来的。据友人言,该书并无像读其他书那般有feel。是以,小生抱着小读一番的态度,睡前一节,倒也顺利看完了。
谈一谈此书的读后感。不得不佩服的,是作者的博闻强识,书中根据不同的角色定位,引用了大量与之相应的书籍或者句子,成功把小生遇书名或引用必查阅一番的强迫症压了下来。看完此书,一时半会谈不出太多清晰的感悟。有一句话,是主人公A`J在做完脑部肿瘤手术之后无法见到妻子和女儿时大脑里蹦出来的,然后便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了好几天:“一个人无法自成一座孤岛,或者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我一直在琢磨着,这里的孤岛到底是指什么呢?会让一个人在那样的境地里如此想起。我是还没参悟到的,因此不敢对这本书妄作什么评论。
“一个人无法自成一座孤岛”,那么,必然是有海的。海又是什么呢?放眼书友会,或许可指浩瀚书海。如此想来倒是可以理解,在知识的海洋中,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一个人必然无法成为比海洋还宏大的星际,那人存在便只能是被海洋包围的岛礁,甚至只是海水中的一粒流沙。在大海面前,一粒沙无法成为一座岛。当许多人汇聚在一起,积淀成群,形成一个流派、一个学说,才有姿态在知识界、在学术圈发出一些有分量的声音,博得一些有意义的浮名。一粒沙不够分量,便不得不随波逐流;一堆沙积淀成岛,便有了安身立命的分量和期待。在大海面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腾空自己的肚子往里吹空气,而是让自己先成为一粒有营养的沙子,然后吸附那么同样渴望成长的蜉蝣、沙土,然后,在合众之力下,相互之间形成可以抗住流水侵蚀的岛礁,届时,安身立命便是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对于A`J而言,在岛上他是孤独的。骨子里的傲性,使得他以书店老板的身份,有资本看轻别人的阅读喜好,同是又足以降服别人。有着这种傲性的人在很多时候是孤独的。他博学,因而可以轻易看透一个人的思维优劣;他清高,作为卖书人却不屑于与人谈论自己不感兴趣的作家和题材。也正是如此,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因车祸去世后,他一度被岛上的居民回避和淡忘。这种情节很真实。一个人,纵使才华横溢,倘若没有多少社交能力和交往艺术,孤独感反而倍增。小生此妄言,一个人的才华,须得通过恰当的形式和时机进行舒展,方能发挥出较大的成效。在这个大谈特谈收益率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追求高效益,而不是因粗犷,浪费了许许多多的不可逆资源。比如:时间、精力、期许。
作者下笔想必是遵从美善理念的。主人公的人生尽管并不华丽,可是确实值得令人向往:有年轻时热衷的事业,又可爱的女儿,有心爱的妻子;或者更应该说,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儿,救赎了他,令他从死气沉沉的生存状态,切换到了充满用心和丰富的良好生活中。也正如此,他才又不孤独了。在书,他发现有了可以共同谈论的书友;在生活,他发现有了值得花心思、值得牺牲自我的爱人。
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对A`J来说,因为学识、因为书店,它可以是一座孤傲的小岛;而又因为爱,他便活出了自己最理想的状态。
那你呢?那我呢?年轻的我们其实都还空白得很。年轻的我们没有底气去傲,没有厚实的爱去悟。人民日报前几日推荐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在全球统计出来的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排第一的是9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反正,折腾就是了,毕竟还很年轻。
20160722书。
附:《新约·保罗致格林斯人的第一封信》:即使我预见未来,深通奥秘;即使我信念十足,力能移山;如果我没有慈心一片,我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