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爱好者最爱各种考证研究,普通读者也喜欢参考考证分析的书籍,反复品评。“红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关注度高的一门显学,最著名的红学大师莫过于周汝昌先生。正因为《红楼梦》中所涵盖的学问庞杂,诗词歌赋、医药、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都成为最受欢迎的研究内容,不同红学研究者各有侧重。
历史学家方豪对《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中,方豪以作品中的西洋物品为切入点,并通过对曹家历代先人的仕途经历、主要职务、与西洋人的往来交际的论证,考证故事的可能背景。
选择西洋物品为切入点,方豪自有其道理。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很多内容虽然是虚构的,但离不开作者本人的见闻阅历,作者从生活中掌握的丰富素材,必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即便作者有意隐藏真实的背景,发挥创造力,故意做一些移花接木的改变,但对具体物品的描述和运用很容易如实落笔,让人从中寻找到“真时代”、“真地点”、“真人物”的痕迹。西洋物品相对普通物品数量稀少,在我国流入的时期、物品类别,都有一定的限定,更容易考据辨析。方豪的红学研究思路,可谓别出心裁。
《红楼梦》这部经典,我只是粗略的读过一遍。如果不是看到方豪在《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中按类别精心整理的西洋物品清单,还真没想到书中这么多西洋货,服饰衣料、玻璃制品、钟表、日用小工具、化妆品、葡萄酒、药品等,品类众多。
这么多的西洋物品,自然有来源。方豪认为,来源大致有三:外国进贡,臣民进上,购买和赠送。关于外国进贡,《红楼梦》第十六回中,借凤姐之口讲述了凤姐爷爷曾经负责管理各国朝贡事宜,这样看来凤姐拥有一些西洋物品就不足为奇了。在《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市籴考》中记录了乾隆四十九年官员呈进钟表物品相关内容。购买和赠送也是一大来源,江南一带当时已经有一些洋货在市场流通,比如薛蟠就曾经从江南带来洋货和自行人。
关于《红楼梦》故事的时代和地点,方豪从书中的西洋物品、谈及的海疆事宜、曹寅家族亲友人物、凤姐爷爷的官职等多方面进行推断,并参考康乾时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更、管理机构的设定。这些非常严谨的历史研究方法,很符合方豪历史学家的治学风格。
以前看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红楼梦》人物的解读。大家各有各的见解,只要拿的出可信的论据,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也有很少数的人,过于偏离原著文本,加入太多个人揣测。相对于少部分人这种喜欢穿凿附会、没有充足资料的基础上过度解读和猜测的做法,方豪的研究方法很值得尊敬。
读名著是很好的业余消遣。有时候遇到跟自己观点相似的解读,会很开心;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思考角度,让人眼前一亮;又或者有人完整解释了一个被自己忽略的细节,茅塞顿开。这也是读名著的附加趣味。
2018.02.08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