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话能让人听得入迷,有人说话让人听得味同嚼蜡?为什么有人明明只说了几个字,你却了然如胸,有人长篇大论,你却一头雾水?一段话里究竟每个字词在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如此说话?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说话时不知不觉自带的七种武器,也就是语言中的七种机制
第一种武器:预设机制
现在我和你说:走,咱们去晒太阳。其实不是要把太阳拿出来晾一晾,而是我们把自己拿去晾一晾。只要你不是傻子,应该都能明白我的意思。同样我说:吃块排骨。你也不会蠢到真的就只啃骨头,而不吃排骨上的肉。
这样说话,其中有一种不言而明的预设。如果没有这种预设,交流会显得困难而又啰嗦。比如:吃东坡肉就得说成,吃以苏东坡命名的那种肉。
另一种预设,则需要知道一些相应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比如韩寒在《1988,我想和世界谈谈》里写到“主人公的哥哥在第二年春天,要北上和这个世界谈谈”,这里为什么是第二年,为什么要北上,作者就预设了你知道。但是因为可以想见的原因,肯定会有许多年轻人不知道。
2、排除机制
举例:“打”字有许多意义,比如打球、打电话、打人、打分……但是放到特定词句里,人脑会自动排除其他意义,选择正确的一种。我和你说:打电话给他。你大概不会认为我是要你用手像打球一样拍打你的手机。让你打人,你肯定也不会拿支笔在他身上像打分一样乱涂乱画。
南京话 n 和 l 不分,常把牛说成刘,“南京男子篮球队”更不知说成什么样,但不影响互相理解,也是一种语音上的排除机制。
3、补偿机制
英语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汉语呢,其实我们经常在否定句里,用副词来补偿时制的不足。
我没谈过女朋友——这是指过去。
我不谈女朋友——这是指未来。
我从未谈女朋友——这是指经常行为。
我们还经常用“又”和“再”来区分时制。
我又交了个女朋友——这是指已经发生的重复。
我想再交个女朋友——这是指未来的重复。
4、多余机制
自然语言里有许多多余成分,使人们即使遇到外界干扰,仍然不会影响理解。从语言比较的意义上,现代汉语最常见的多余成分就是量词,比如《口技》里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放到现在必须说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这些量词其实就很多余。
但并不是多余的成分都能省略,比如我给你一把刀,你可能会觉得开心,我给你一刀,可能你就笑不出来了。
5、类推机制
我们经常用这种机制来造词。比如“拉链门”,“艳照门”,“喂奶门”。。。比如“被增长”、“被代表”、“被上学”、“被就业”,新闻媒体尤其喜欢用这种机制,一来是省事,二来是比较夺人眼球。
6、对称机制
是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汉语里尤其常见,对联、诗词、骈赋中俯拾皆是。明末名妓柳如是曾出一对称上联:柳如是如柳。正反读一样。直到抗战时期,美国副总统华来士访华,才有人对曰:华来士来华。一古一今,一中一洋,一女一男,堪称千古佳对。
成语里最多这样的对称:花好月圆、一心一意、朝朝暮暮、偷偷摸摸、长长久久。
有趣的是,这种2+2的对称结构太深入人心了,以致很多不是这种结构的也会被人误读成2+2,最常见的便是一/衣带水,情/不自禁。
7、经济机制
是一种语言沟通的简省方法。当下最常见的经济机制则是用拼音或英文缩写。如:NBA、WTO、MMP……
说到最经典的语言经济机制,当然是国骂“他妈的”。鲁迅先生说,其实这三个字前面省了一个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名词。省略的是哪个动词,哪个名词,想必你也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