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从小时候开始,养成了收藏贺年片和明信片的习惯。每到过年,明信片如锦书从云中飞来,美好的祝福如雪片一般汇聚,有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有多年不见的知己和笔墨未干的祝愿。
大概在初中的时候,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于此而来的,是文化的变迁和思想的解放。港台的电视剧和流行歌曲火遍全国,明星的照片作为贺年片一时作为时尚。新年前,学校的门前摆了很多摊,张瑜、张曼玉、周润发等明星的贺年卡摆得满满的,我们这些孩子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追星族,大家蹲在地上驻足观看,花费手里为数不多的钱挑来选去,盘算着给哪几个好朋友送什么样的新年礼物。贺年片上一般都是黑白照片,上面如履春风般的写着新年好或者happy new year等简单的祝福,我们要在背面上手写上同学的名字,认真的写上诸如万事如意等美好的祝愿。
过了几年,明信片越来越精致了。彩色打印的名山大川,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观又成为新宠。一般购买十张一套,上面打印着邮票,只要在背面写上地址、姓名和祝福,一张卡片就可以飞向全国了。每到圣诞节和新年,雪花飘飘的时候,带有青春气息和时代特点的小卡片就伴随着漫天飞雪飘到祖国各地。
明信片不断的提档升级。打开明信片,一首好听的乐曲,诸如铃儿当,铃儿当,铃儿响叮当等新一代的面世了。还有打开后,一个立体的建筑,各种好玩的创意都出现了,明信片不仅仅作为一种祝福,也作为一种创意产品,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原以为明信片只有在新年时使用,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寄托和文化。在英国的时候,在邮局打过工,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明信片文化。国外的邮局效益很好,比国内的经营窘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邮寄包裹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盈利点。一是凡是水费电费电话费等,都要通过邮局以书面的方式寄到每家每户,这也许是和国外重视真凭实据有关吧。二是明信片的邮寄数量很大。英国人只要出门,不管是商务还是旅游,一般都在当地购买有地域特色的明信片,然后寄给家里或者朋友,报个平安或者留作纪念,以比方式来联系感情。每每看到满满的祝福,心里都有一股暖流,为外国人的生活方式点赞。君子之交淡如水,但绝不等于君子之间没有交往,一张小小的卡片,承载了很多文化方面的内涵。
从来没查过,我有多少明信片。在书房里,这么多年的甚至二三十年前的卡片,几十年前的祝福都被我收藏着。这些友情之薪一直在为我助燃,随时鼓励和鞭策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除了朋友想送的卡片,我也经常购买并收藏。每到一地,顺手买张地图和买套卡片留作纪念。比如,在英国留学,就带回了英国的卡片和考文垂足球队的队旗留作纪念。久而久之,我家也成了明信片的博物馆,不过,我还真没想好如何把这些文化利用起来,展示一下。
云中谁寄锦书来?所有的祝福,我都收下了,满满的幸福,满满的甜蜜。也许有一天,满头银发,对着篝火,一个人慢慢的回忆这些年轻的时光和在一起工作学习过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