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无意中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本书叫《打开一颗心》,看了下简介,是一名心外科专家写的,书里面讲的是他做过的手术,对于这类书籍,我是没什么兴趣的,毕竟那些专业的医学名词在我看来就好比天书,每一个字我都看得懂,但是串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了,但还是鬼使神差的把这本书买了下来,放进了kindle,便再也没打开过。
直到最近,才想起这本书,毕竟这中间经历过了很多事情。
年初的时候诊断出了腰间盘突出,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以为这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病,只是当我的连打个喷嚏都要疼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知道我是真的很突出了。
刚开始的时候,疼到什么地步,坐10分钟就感觉屁股酸疼,腰疼难忍,走路走不到半小时,脚底板像是走了2万步一样,炽热的痛,膝盖则像被人用力的拉扯着,轻轻抬腿有种筋脉撕扯一样的痛,加上看了贴吧上那些人的经历,似乎每个得了这个病的人,都得长期忍受这样的痛苦,原来就有焦虑和抑郁的我,在起初的那一个月,身体加心理上的折磨,感觉人生像是跌入了低谷,再也爬不起来。
后面为了让自己好的更快些,我开始学着做康复运动,每周去医院针灸,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和我说一些康复病人的经验,也时不时的告诉我现在还年轻,恢复起来还是很快的。
经过了漫长的半年的治疗,总算是慢慢好转,虽然现在偶尔还是会有些疼痛,但也远比刚开始那会好受些。
也就是这时候,我想起了这本书,因为每周都要去医院,看着医生忙里忙外,虽然我去的是康复科,平时也就做做针灸,但是还是挺好奇一个医生的一天是怎么样的,他们做手术时的心理活动又是什么。
于是怀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看起了这本书。
开头总是枯燥的,就像动漫里面的主角一样,某个契机下,下定了决心成为了一名英雄,作者也是 ,在看了医疗记录片后,加上爷爷因心肌衰竭而死,决定成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
万事总是开头难,在此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来自简陋小巷的无名小卒会成为闻名世界的心外科专家。
兴许作者的初衷只是拯救更多的人,也或许,是因为那一次在查理十字医院他所目睹一台手术。
他站在手术室的上方,透过玻璃,他看到一个被掏空了心脏的女人,慢慢变得苍白,最终没了脉搏。一场宣告失败的手术,在他眼前进行着,他看着女人失去了血色的脸,即使女人的眼睛自始至终都没张开过,但是他仿佛看到女人的眼神紧盯着他,就像在告诉他:“她想活着一样”。
他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创造生命的奇迹。
文中最神奇的,不是他怎么成为一名心外科专家,相反的,里面有大量的章节都在描述他的手术过程,如何打开一个病人的身体,如何给他们对心脏进行修修补补,又是如何把他们从死亡边缘拉扯回来。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彼得,一个将死之人,在颅骨上植入了一个插座,你能想像吗?在一个人身上安装插座,导入电线,睡觉的时候插座还要插上电,这样的情节我只在科幻电影上看过,而在书里面,一个头带插座,连着电线,没有心跳,没有脉搏,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光是想像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当时看到这一章节的我来说,这一种震惊是无以言表的,毕竟那个时代,不管是手术资源还是学术理论,与现在相比都相差甚远,而他们却开创了这样的先河,这是何等的勇气,如果失败,不仅要面临医院的追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条生命,尽管这个病人即使不进行手术,也命不久矣。
在书中,似乎每一台手术在我们看来似乎都很顺利流畅,但是如果身临其境的去想像,你会发现,作者的每一次切开,连接,插入,缝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让手术的成功率更高,在术前他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方案设想,还有紧急情况的预案,术后的监护等等,尽管作者已经如此周全的去准备,还是有很多书中没提到的病人,生命停止在手术台上,或是因为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死去。
就像最开始时,那个脑部受伤的无法言语的母亲带着其心脏病婴儿穿过沙漠来到作者面前时,作者用了很大的努力,把婴儿求了回来,但是最终这个婴儿还是因为并发症死去,而这个母亲,也带着他这个儿子自杀身亡,无奈却又真实。
对于医生来说,他们对于生死的概念或许更加清晰,毕竟在他们所工作的地方,每天有新生的婴儿诞生,也有因疾病纠缠而死去的病人,生与死,在他们眼中,就是洪亮的啼哭声与悲怆的啜泣声。
在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医生对生命的尊重,书里章节的主人公大都是因为在申请心脏移植时被拒绝的人,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已经退休老去,他们已经无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给他们一颗好的心脏,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罢了。
对于政府而言,经济,社会,似乎比一个人的生命来得重要,一个人的生命,可能远远比不上年轻人未来所产生的价值,但对于作者来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他的存在便是为这些心脏病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至少,能更长远的活下去。
在为BBC拍摄《你的生命在他们手中》时,当摄制组问他“你认为国民保健署应该为这些心泵出钱吗?”
他回答:“你认为一个第一世界国家的医保体系应该用现代技术延长人的寿命?还是应当让年轻的心力衰竭病人悲惨的死去,就像在第三世界国家那样”
起初我看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当我再看这一段的时候,或许作者想说的是:无论是那些需要用技术延长生命的即将死去的老年心脏病患者,还是目前正经受痛苦的年轻人,都是平等的,医生的存在,就是把更多濒临死亡的人挽救回来,不管他是老人,年轻人,儿童,甚至说他是一个罪犯,但最大的前提是,他是一个有着呼吸,脉搏,温热血液的人,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争取的是每一个生命的平等对待。
拍BBC的记录片,也是希望国家,政府可以看见他们所做的努力,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手术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可行的,只要国家愿意,这些理论与技术,可以挽救更多的人,而不是将一个将死之人抛入死亡之地,等待死神的猎杀。
在生病期间,我也看过很多人说,去医院,医生总是二话不说就给你开各种各样的检查,费了许多的钱也没什么效果,总觉得医生在借着他们敛财。
但是我想说的是,医者父母心,在决定从医那一刻,他们就已经牢牢的把救人放在了自己的第一位,没有人比他们更伟大,毕竟,是他们不日不夜的把健康带给了世界。
或许再说下去,就显得这个读后感变得冗长了,但是我仍然想用文中提到的一句话
“拥有一颗永不变硬的心,永不厌烦的脾气,一双手触碰人时永远不会伤害别人。”——狄更斯
人是有温度的,真正的医学家,我相信他们一定是一个极度善良的人,即使他们看遍了生离死别,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柔软,对待患者依然耐心,他们的双手会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手术刀,去保护你,而不是伤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