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逐渐内求的人,获得能量的来源之一就是安静的思考,仔细的审视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而别人的建议和提醒无法真正的影响到我多少。即使是在当时会有点影响,当我独处一室时,我也会要么后悔,要么觉得不对劲。
你可以认为我固执己见,也可以说是独立思考,有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楚。不过,也是有例外的,那就是阅读文字的时候,我会一下子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别人给我的建议其实是很有用的,但就是当时意识不到这些,这就是我所说的慢半拍。
我对慢半拍的定义是当遇到一种情况时,我却不能立即给出正确的反馈,过来一段时间,我才想起来,给出对策。我之所以可能是这样的:
一是出现的情况是压根没有想到的,导致我不知所措,只能掩耳盗铃不面对;
二是注意力不在这里,而是在别处,直接会略了;
三是即使知道需要做出反应,却不知道HOW处理;
给出这么多原因,其实本质上是个人比较懒惰, 不知道深入思考,不做功课造成的。有多少人有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呢?不清楚,反正我有,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现状。
这样的坏处显而易见,那就是给人一种能力不足,心不在焉的印象,不知不觉失去了多少个机会。机会的失去对于我这个寻找机会的人是多么大的损失,开始的时候是发现不了的,事后才会发现,只能去后悔不已吧!
既然如此,我具体哪些慢半拍的现象呢?
投资慢半拍
这是我曾经多次提到的,就是在刚听到的时候不参与,听得多了,却又参与,结果就会错失机会了。分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开始前没有做调查,不了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熟悉过去发生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自己的策略,没有买入和卖出,更不清楚自己对于收益的预期。一开始百分之几就可以,逐渐想要翻倍,到最好,却想要不到十倍就不想出手,更为变态的是有点钱就想买入,手里压根没有现金。直到意识到持有现金也是一种修行。
决策慢半拍
当我面临选择的时候,却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到最后,不去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也是我慢半拍的表现。导致这样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什么都不想失去,什么都想要,到最后,什么都会失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要逐渐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取舍能力。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价值观上场的时候了。简单来说,也就是两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面对同一个问题,根据价值观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的,进而获得不同的路径。比如注意力、时间、金钱这三样。绝大多数人的排序应该是这样的。金钱第一,时间第二,注意力第三。
选择这样的价值观,你的行为模式就会很不一样。你会为了省一点钱,跑很远的地方,花很长的时间买东西,因为时间在你那里不重要;你会花所有闲下来的时间去看言情剧,刷淘宝,进而想法设法杀死时间。
而像我更新了价值观的人则会不一样,我的价值观是注意力第一、时间第二、金钱第三。我愿意花自己的金钱,去购买时间,去珍惜注意力,即使在我负债的情况下,也会这样做。当然,我负债的时候,也会愿意掏出利息来使用。借钱却不想出利息,这是一种幻想,也是自己认知不够的体现。
其实有这样的价值观不难,难的是你把这些节省下来的注意力、时间用于干什么?若是不知道做什么还不如别人的价值观呢?
在说这个之前,先说不能做什么?我不能做刷淘宝、看视频,无所事事,而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一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二是深入思考未来;三是反省自己的过错;四是思考如何挣钱……
行动慢半拍
有这样的一个过程:问题——决策——行动——反馈——改进——解决——问题……这个是我一般的行为方式。遇到问题的掩耳盗铃,进行决策时的难以割舍,自然就导致了慢半拍。能有什么好结果,肯定是被人超越,被人辗压了,甚至是被竞争者欺负了。
我刚刚更新了这样的一个标准:how>what>why。什么意思呢?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开始行动,进而反馈,收益则继续,损失则放弃,不用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走了一个过程之后,再回头去看一下这个问题能不能被重新定义。定义的改变则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需要重新行动。
多次定义之后,开始需要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了?这个就是取舍的问题了,若是你发现自己曾经去做事情的原因,不存在了,就是考虑放弃了。
那挣钱这个事情来说,用尽一切行为去挣钱,不会去问做什么挣钱?更不会去问为什么挣钱?见到什么挣钱就去做什么。当你收入渠道越来越多时,你就会想着到底哪一个渠道更挣钱?这个其实就是重新定义的事情了。
直到你发现挣的钱满足了你的所有的欲望,车子、房子、票子都有了,并且若是这些渠道不发生大的意外的话,挣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那这个时候,就会浮现我为什么要挣钱这个问题了。
以前的挣钱的原因就是为了改善生活,给家人美好的生活,现在不存在。你就需要给自己另外一个原因来继续前进了。我过去就是问了太多的why和what,却没有及时的行动,才会有这样的现状,也是我慢半拍的体现。
日更:64/365(2018-11-30)
坐享:14分钟(320/365)
正在阅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想要改变的战友,不妨一起制定一个计划,一年之后看最终你有多少变化,我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丁昆朋YKPD),喜欢写作、英语、编程、区块链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