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开始, 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
四十岁左右, 肌肉的质量和数量开始减少;
从五十岁, 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丧失骨密度;
六十岁时,视网膜收到的光线仅为年轻人的三分之一;
六十五岁前,半数以上的人会患上高血压;
七十岁时, 大脑体积萎缩, 所以在发生跌倒后, 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八十岁时, 我们会减少50%的肌肉;
八十五岁时, 40%的人会患上老年痴呆症。。。
五月读了《Being Mortal》(中文版名称《最好的告别》),看得触目惊心,很多时候不得不放下,不忍再读,但第二天在好奇心驱动下又不禁拿起,想继续探索死亡这件事。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了解死亡的,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对衰老和死亡有很多片面的认知,而这些认知直接影响了我对相关事物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或是片面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美国医生,但他这里探讨的并不是医学问题,而是医学之外,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衰老和死亡,而这部分正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没有重视的部分,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讲的内容真是每个人人生必修。书中举了大量细节丰富的例子和情景,而且叙述非常客观且具有权威性,经常让我觉得在看的是论文,而不是普通的写作。但不会感到枯燥,因为每一个案例都能触动到我。
在这之前,我思考过衰老和死亡,觉得人老了有病了就治, 没办法治了就面对死亡。但看完书中的种种案例,我才发现实际情况有多复杂。举个例子,很多病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无论手术还是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相应的副作用。每个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你的身体能否承受得起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你的心理是否能克服恐惧?你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这些复杂的现实和未知阻碍了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
谈到死亡,就需要先理解一个核心的价值观问题: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在每个人的不同阶段都会有着不同的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原理很好地解释了人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步入老年,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 这个问题的答案经常超过我们年轻人的预想。其实对于很多老人,他们对生活已经没有了雄心和抱负,他们仅仅是需要舒适和陪伴。有时,照顾生病的另一半就是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并没有把这当成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种想法反而会促使他们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从而可以照顾他人。
老年人的生活还会面临着自主和控制的消失。当老人生活自理出现问题,不得不由别人来照顾,他们首先面临的是居住环境的改变,很多熟悉的流程都变得不再熟悉。而老人的适应能力通常不强,他们不愿离开家,不愿被别人控制、被固定的时间表控制,这样都会让他们觉得丧失了安全感而变得不开心。
作为子女,我们对年老的父母的生活最先想到的是安全。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健康,可以让我们放心。而对父母来说,其实安全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他们想生活的自在些,宁可冒着不够安全的危险。
另外,在不同地区,养老文化也非常不同。在美国,老人独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年老而没人照顾的老人大多会被送到 Nursing Home接受专业的健康护理。而在亚洲,如果老人一方去世,另一方通常会和子女同住,接受子女的照顾。而子女会帮TA处理很多事务和做很多决定。
对老人的护理工作的发展也是和各种养老理念的发展相联系的。比如美国的Assisted Living Home, 虽然提供的是与传统上Nursing Home相同的服务,但设计理念是把居住者作为有控制力的人,他们设计日程和基础制度,而不是用服务者的角度去规划居住者。
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面对死亡有了更多选择,除了用医疗手段进行救护,临终关怀也开始被很多人所接受。得了重大疾病,延长生命并不一定是首选,避免痛苦、加强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头脑清醒、不成为他人的负担成为生命完结的另一种方式。
这也让我想到前不久读的另一本非常好的书《When Breath Becomes Air》中,当作者(也是病人)临终前,平静的一句“I am ready.” 后,脱离了氧气的供给,慢慢自然死亡的情景。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不要用我们的思维方式,绑架年迈的父母。我们真的做不到真正理解他们。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陪伴,和让他们尽可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记得《奇葩说》有一期曾讨论要不要让父母跟随他们的小伙伴去养老院的话题,现在看完这本书,我的理解已经和当时不太一样。去不去养老院不那么重要了,我必须付出我的时间和爱并让他们感觉到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且对于这种付出,我的理解也变了,但父母越来越老,不光是陪伴,还需要用心观察和感受他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什么,我能为他们改善什么。可能是屋子某个硬件的维修,可能是某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可能是出行的方便。
未知死,焉知生。当看完这书的最后一页时,忽然有了一种很平静的感觉。希望自己可以像《沉思录》中所说“满意地结束你的旅行,就像一颗橄榄成熟时掉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