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聊聊心里话:北漂已到而立之年,能否考虑回家乡?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么一段话:
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
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
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
其实,无论男女,在大城市里颠沛久了,就真的很难回去了。
倒不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是因为我们见识的太多了,知道的太多了,大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公交、川流不息的地铁、朝九晚五的动车,无论我们处在何种社会阶层,我们每天都接受着无差别的信息洪流,不断的冲刷着我们认知的高度。
但悲哀的是,我们的能力已经明显无法撑得起认知水平了。
所以,我们愈发觉得苦难,感受不到温情,觉察不到性福。
人穷则返本,谁又不曾萌生过回去的念头呢?
但都是爹妈养的,骨子里都含有一寸孤傲了。
见识过凌晨喧闹的霓虹,你就再也无法忍受一到天黑就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凝重;
蹲过洁白似雪的马桶,你就再也无法忍受几块砖头简单堆起的蝇蛆遍地的粪坑。
你吃过一个人的热闹火锅,却在亲戚家人的聚餐上吃出了孤单。
每天自行车代步的我们,曾经幻想着有辆大众就好了,但当我们的自行车穿梭在街道里,一辆辆宾利保时捷劳斯莱斯呼啸而过的时候,我们没有大众,但已经看不上大众了。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回去,而是根本不敢回去了,因为我们深深的自卑。
周公子曾说过:
当年仗着会读书,看不起我们靠父母的人,社会会教他的。
当年选择能留下的,都是有财富的、有地位的,有人脉资源的,即使读书时犹如那墙头小草,现在也已然混成了参天大树了。
而我们一无所有,只能去大城市里打拼,只为了那羸弱的阶级跃迁的命运希望。
现在回去,等着你的只能是无情的碾压和对比后的真实伤害。
大城市就像是皇帝的新装,为我们孤苦的漂泊营造了一块虚无的遮羞布,我们躲在大城里,避开了与他们的比照,这种倔强的伪装虽然脆弱,但也维系了我们破碎的自尊,给了我们最后的安全感。
我们既高傲的俯视着最初的起点,又自卑的在那里无法昂首。
回去,大概真的是不可能了。
-- 2022年8月13日17:25:11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