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济南市杂技团给南宁的观众带来了一场颇有意思的主题杂技剧:《红色记忆》。全剧以样板戏的内容为基础,新创了九个杂技小剧。每个片段展示一两种杂技技艺:《铁道游击队》蹦床、杆倒立;《红灯记》空竹;《林海雪原》绳技;《智斗》魔术、手技;《北风吹》绸吊;《地道战》草帽、钻圈;《红色娘子军》车技、蹬技;《壮志凌云》蹬人;《英雄》高椅。
这九个杂技小剧,全方位展示了该团演员扎实的杂技功底。各小剧各有重点,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开场《铁道游击队》的蹦床演员从蹦床上跃起,几乎可以达到身体水平,杆倒立的演员靠手的力量可以让自己达到身体水平,这样的技艺一下就抓住了观众欣赏的兴趣,游击队员们的光辉形象也一下跃然舞台。看着演员的表演,观众一边回忆记忆里的经典《铁道游击队》,一边又感受到了杂技的魅力,这样的感觉甚好。
《红灯记》空竹的舞台设计很美,整个舞台被一盏盏错落有致的红色的灯点缀着,青春靓丽的女演员手中那跳动的红色的空竹犹如一颗颗革命先辈对党的赤子之心。用红色空竹来表现《红灯记》这个经典剧目可谓十分恰当。
《林海雪原》绳技的演出让人惊叹。一根软绵绵的绳子,在演员的手中幻化成了一个个可以上下左右随意掌控的绳圈,甚至可以由其他演员穿插自如,让人不觉想起大雪皑皑中的英雄杨子荣。
《智斗》魔术、手技则很好的将杂技和剧结合在一起。大变活人的魔术在这里很好的用“剧”的形式展现了出来。相信类似魔术观众们并不陌生,但是这样的魔术和一个革命剧的片段结合在一起,相信很多观众会觉着新意。
《北风吹》绸吊取材自《白毛女》。一头白发的喜儿在男演员单手抓绸带的带动下,旋转在舞台中,新时代新生活的喜悦仿佛也被这旋转开启,观众在惊叹的同时亦为喜儿高兴。
《地道战》草帽、钻圈则诙谐幽默,日本鬼子的面具造型十分滑稽,那一顶顶草帽转的日本鬼子晕头转向,越来越高的铁环显示了游击队员们的英勇。钻进铁桶的小游击队员们则一个个机智又勇敢。最后,日本兵一个个翻下舞台,全场爆笑,活脱脱一个舞台《地道战》,又一个抗日神剧。
《红色娘子军》车技、蹬技让人惊叹。一台自行车上可以同时载十一人,完了演员造型如一朵盛开的花,十分精彩。
《壮志凌云》蹬人展示了演员的硬实力。红军直冲云霄的壮志被演员们表现的淋漓尽致。
《英雄》高椅中的椅子一直摞到了舞台顶,观众只能仰头赞叹演员精彩的表演。那被红军视死如归的红旗在舞台上空飘扬,意境真好。
九个杂技小剧抽离了九个样板戏片段,将杂技和样板戏片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谓用杂技的艺术形式让样板戏得到了又一次重生。纵观整剧,这种创意形式值得肯定:不失杂技的精华,又从别的艺术形式汲取营养,赋予杂技新的内涵,反过来又让观众重温了一遍经典,那记忆深处不由得泛起一缕芬芳。
现场有许多老年观众,对这样的艺术形式十分认可。即使年轻的观众,也觉着这台杂技剧精彩之余,又让自己感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魅力,很好。
另外,济南市杂技团的演员们是一支优秀的杂技团队,从演员到导演到舞美、音乐应该说都是很专业,水平很高的一支团队。近年来,这支团队不断斩获各项国内外大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
当然,这台剧有些地方还可以更完美。譬如舞美,还可以运用更多的现代科技创新的结果,3D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古色古香和现代科技应该是不冲突的。譬如音乐,还可以有更悦耳的曲子,如果是一个现场乐队我觉得会更好。
真心期待济南市杂技团蒸蒸日上,能有机会看到这个优秀团队更多更棒的与观众灵魂共舞的杂技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