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外求学、工作、打拼,久了,难免生出一份孤寂。
疲惫不堪时,或许身边少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即使有,辞不达意,言不由衷,更别提什么感同身受,反而平添几层无力。
感情是捉摸不定,关系又变化莫测,可能此刻,美食才是最好的安慰。
他人可以辜负你,而美食不会。
在这个冷暖未知的世界里,只要打开书,就是一顿盛宴。
孤独的你,疲惫的你,不如翻开来,面对字里行间都冒着香气的文字,好好享用一通。
1.《雅舍谈吃》 梁实秋 著
第一次邂逅这本书是在高三,每个人都精神紧绷的时候,我悠哉悠哉地在晚自习拿着它,爱不释手。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食粮”,也让我这个除了课本以外什么也不读的理科生,开始初步沦陷在书的世界里,哦不,是吃货的世界。
有了它,就连寡淡的夜宵——牛奶面包,都能被我吃出狮子头味、烧鸡味、烤羊肉味、烧饼油条味、腊肉味、锅巴味、火腿味......
于是,整天囿于圆锥曲线矩阵函数而愁眉苦脸的理科生,摇身一变成了个书虫兼吃货兼一枚下厨好手。
平日里见我五指不沾春水的老妈看到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萝卜排骨汤时,那个激动劲,简直比我考上理想的大学还过分,她泪眼汪汪地说:我这闺女,有救了。
我从书里学来的:好的排骨萝卜汤,只须少加水和萝卜,多加排骨,文火煨上几个钟头,即可达到好吃的境界。
一个比较有味道的人生,少放水,多加料就好。
很多所谓的秘诀,不若长年累月叠加的效果。
2.《食事》 汪曾祺 著
小学课本里《端午的鸭蛋》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出自汪曾祺之手。作为一个文学大家,他谈吃的本领不输梁实秋。
那些平淡的文字里,散发的却是隽永的味道。大道至简,达到极高的水准,反而是返璞归真,不再拘泥于华丽的辞藻,而是善用无奇的只言片语,渲染出几重真实的带有烟火气息的世界。
我们喜欢吃这些,是因为习惯,是因为那份融入骨髓里的家乡味道,是很难改变的。
食物不只是单薄的色香味的集合体,更是牵扯了万千情感的枝桠,一团白色的水汽在眼前氤氲开来,仿佛铺开了故乡的画卷。
身在异乡的我们,咬下去,吞下去的每一口家乡食物,一定都含着真切的思念。
许多脆弱的时刻,只消一碗面、一个烧饼、一份炒饭、一杯豆汁,就能瓦解所有不安的情绪,如果不能,那——“老板,再来一份!”“好咧!”
另:汪曾祺先生写的有关吃的都很棒,再推《五味》。
3.《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张佳玮 著
美食还不够,我还要听故事。
那这本一定是绝佳之选。
散发着浓油赤酱气息的宵夜,在异国他乡里来一盘麻婆豆腐,在贫穷的青年时代里那个忘不了的肉夹馍......
好吃的食物,离不开那些朴素又有情怀的人。那个卖臭豆腐的阿婆,有一个温暖又"老不死"的臭老头疼爱着;一个远离自己国家的印度厨师,遇见能吃辣会欣赏他厨艺的人,竟给这个素不相识的人送了几瓶酱;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他的父亲却能用鸡爪鱼头变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说真的,个人而言,食物的治愈力简直超乎想象,比起在床上一动不动像根木头一样睡上几天,不如出门吃个火锅、撸个串、点最大碗的麻辣烫、红烧牛肉面、十三香小龙虾来得爽快。
每次大汗淋漓地坐在位置上抚肚喘气的我,都会重燃起对生活的熊熊热爱之火。
另:他的《无非求碗热汤喝》亦是精品,不妨一看。
4.《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 著
《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
在我眼里,等于宇宙里最最欢脱的人。
寻觅美食的路上,一定不会少了来几口,或者来几碗。
看的过程中,那些无敌的香气,已经从书里不安分地冒出来,撩拨着我脆弱的神经。
他可是从不早起的人啊,却为了一碗汤起了个大早。
原来食物不仅可以治愈,还能用来培养好习惯。
大学本是一个人人晚睡不起的岁月,我却总能在清晨早早醒来,奔向远处的食堂,扑进刚煮好的豆浆的香气里,沐浴在刚下锅的煎包那噼里啪啦的声音里,沉醉在色泽金黄口感酥脆甜度正好的烤蛋挞里。寥寥几人的冬日食堂,就在这些美好味道与声音的交融里,温暖起来。
起床困难户的你,是不是找到了解药?
5.《肥肉》 朱赢椿 著
封面已经完美诠释了书名。
我拿着这本书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头率瞬间飙到200%。
老妈的一眼,配上一脸"excuse me?"的表情,以为我去书店买肉去了。
这本书算是很"专一"的类型,全书就谈肥肉(的故事),自然,故事是他收集整合而来的。
如今,很多人都不吃肥肉了,尤其是女孩子。
可是,谁曾懂,肥肉那颤悠悠的身姿,有着万种风情。尤其是在吃不饱的年代,肥肉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书里集结了许多名家与肥肉的故事,或心酸或快乐,都成了过眼云烟。
写在最后:享受这场阅读盛宴的同时,那股莫名其妙突如其来排山倒海不可抗拒的饥饿感会分分钟淹没每一颗吃货的心,辅以难以自控的口水直下三千尺,所以要挑合适的时间看(午夜时分和饿肚子的时候,尽量不要打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