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秋天,我诞下女儿。随着女儿的成长,我总还像第一眼看见她时那样,既充满爱恋,又诚惶诚恐。生命之初,如同一张白纸,我带她来这世上,就必然要在这张纸上下笔,为此,我必须保持适度的谨慎。
至今,我远远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我也永远不会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唯一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的,是我尚能虚怀若谷,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如何做妈妈。图书、网络文章、其他妈妈口述的经验,虽不能全盘照搬,却都是宝贵的学习途径,事实上,其中许多观念和做法也确实帮助到我。
爱的目的是使之独立——这句话是我在一本讲述儿童心理学的书中读到的,这一观念,还有我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知识,对于我化解女儿成长中可能面临的某些情绪危机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存在“撵脚”的问题:父母要“扔下”孩子出门时,孩子会哭闹,要么不让走,要么跟着走。为了避免这种“撕心裂肺”的场景,不少父母选择躲着孩子出门。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十分不利。长期这样做,会使孩子时刻处于“父母会突然消失”的恐慌之中,孩子想凭一己之力阻止父母消失,最有可能也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黏住父母。父母反过来觉得孩子过于依赖自己,没有独立性,却不知自己才是始作俑者。
很庆幸,早在女儿还不懂得“撵脚”的时候,我就接触到幼儿安全感和独立性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很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因此,在“撵脚”危机最有可能爆发的阶段来临之前,我已经做了一些铺垫。
那时,女儿还不太听得懂话,但我几乎每次外出和回家都跟她打招呼,尤其是外出,我会告诉她我出去干什么,大概什么时间回来。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懂得更多事了,当她能够明确认出我、能听懂和说一些简单的话时,“撵脚”的苗头出现了。大概是习惯了我会出门,也知道我会回来,她并没有大哭大闹,只是一连好几天,她在我出门的时候表现出情绪低落的样子。那时,女儿的外婆劝我悄悄的走掉——我当然没有这样做。
某一天,我出门上班,女儿还是一副难过的表情,下班回家后,我拥抱了她,然后一本正经的对她说:妈妈出去的时候说吃晚饭之前会回来,你看,妈妈是不是按时回来了?妈妈今天很努力的工作,听外婆说,你今天也玩儿得很开心,“拍牛牛”赢了不少玻璃珠——这样很好啊,我们分开的时候,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晚上回来,我们再一起开心的玩儿。
女儿抚摸着我的脸,似懂非懂的听着。接下来几天,我都向她重复类似的话。很快,“撵脚”危机平稳度过了,她的情绪始终稳定,之前那一点阴霾,还没来得及酝酿成暴风雨,便烟消云散了。她终于可以淡定的挥挥手送我出门,我回到家,她又欢喜的迎接我,邀请我和她一起玩这玩那。我能感受到她对我的爱,她愿意和我在一起,但又不会不分时间场合的黏着我。在自我独立的道路上,她又前行了一步,我有些失落,却更为她高兴。
这份独立,来自安全感,安全感则来自对即将发生的事有足够的认识。
在处理“撵脚”危机中,我坚持和女儿“打招呼”,就是要明确让她知道,接下来妈妈要暂时离开——对幼儿来说,这是很重大的事,她理应有知情权。我向她承诺回家时间并践行我的承诺,是为了建立她对我的信任。她在我离开、回家这件事反复发生的过程中,先是不安,然后观望,最后放下心来;当一切都按照我告诉她的来进行,没有脱离她的预知,她会觉得我值得信赖,并由此产生安全感。尽管我们会时不时分开,她却不会感到恐慌,她确信我会在约定的时间回来,所以,即使我暂时不在她身边,她仍然可以独自或在其他家人的陪伴下好好安排和享受那些时光——这,就是独立性。
爱的目的是使之独立。一方面,除了陪伴孩子,还有许多事是我们不得不做和想做的;另一方面,长远的看,孩子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陪伴。彼此相爱,不等于互相依赖,无论是我们对孩子,还是孩子对我们,以各自独立性为前提的爱,才是健康有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