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文章多次提到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一般是通过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得到,那这里根本上还是应急预案的编制,下面我对应急预案进行系统的介绍。
1、什么是应急预案
定义: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2、应急预案的主要依据
编制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
管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2019年应急管理部第2号令修正,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3、应急预案的作用
(1)每个企业都是必须要编制的,而且要在当地的应急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这是硬性要求,所以无论好坏,都是有的。
(2)划分职责。比如应急组织一般都会分几个行动小组,比如通讯报警组、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司其职,各小组人员基本都是固定的,不会经常变动,这样在不断的应急演练中,各小组人员就会越来越专业,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3)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比如发生事故如何应急响应,什么情况下当事人有紧急处置权,什么时候扩大应急响应等。
4、应急预案体系
通常来说是划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可以由企业自己编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人或者机构进行编制。
自己编制:好处是更贴合生产实际;坏处是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编制的预案可能不够规范,排版什么的也不好看。
委托第三方机构:好处是公对公,好走账,大的公司一般不差钱,直接委托第三方机构的多;坏处是贵,而且虽然委托给机构,但是最终也是由某个人(不是几个)进行编制,运气不好分配一个新手或者不负责任的,企业大多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委托第三方个人:好处是可以自己找,那肯定比较靠谱,毕竟是给自己打工,价格也便宜的多,有需求进行调整也方便;坏处是不好走账,个人一般没有发票,一般小公司喜欢找个人,真正的物美价廉。
6、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
评审: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其他的企业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即可,论证可以找外部专家,也可以企业内部进行论证,这个没有明确要求。
备案:这个不同企业备案要求不同,相对比较复杂,可以查查规范。
7、结语
篇幅有限,应急预案如果展开来讲,上万字都打不住,也没太多必要,有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查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