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学迷茫问答》这本书,这次的读者来信很触动我,是一个高中老师的故事。这个老师已经在高中教学十年了,生活也基本稳定,但感到十分迷茫,为什么呢?
老师的原生家庭给他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从小母亲经常吵闹,导致自己患上了神经衰弱,还有性格内向、人际沟通封闭、心理压抑这些软实力的缺失,而这一点又导致他在高中和大学过的非常不理想。
在高中十分刻苦学习,但成绩不好,内向的性格让他十分痛苦。而后上了大学,每天都忙着上自习学英语,但最后四级没过,学位也没拿到,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度日。
这个老师的问题在于自我认知不清,自己的问题是长期紧张而导致的神经衰弱,在大学重点不是上自习、拼成绩,而应该去和人交往、参加活动。在这些事情中摆脱自己的神经衰弱问题,并进而锻炼他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软实力。
而老师现在想要改变当前的迷茫,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第一个是他的性格没有蜕变,如何承受生存的压力。第二点教书那么多年,没有其他的生存能力,如何开始一番新的作为?第三点,他去外面发展,妻儿如何安置?第四点,32岁出去找工作,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区别,需要在一个新行业从零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点底层能力,拿什么养家糊口?
老师这个年纪,如果想要改变现状或者重新选择一条路,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 现实有很多困境摆在那里,对老师来说,似乎每条路都不轻松。
我发现一个人的迷茫问题不解决,不只是在大学迷茫,以后工作中也会感到迷茫,这种迷茫问题会一直影响着你。我之前经常这样想,要是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看到《大学迷茫问答》就好了,那我大学的前两年也不会过的如此迷茫,总是看似很忙碌,但其实没学到本质的东西,能力也没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换个角度想,幸好在这个暑假我看了《大学迷茫问答》,也还不算晚,让我知道,自己感到迷茫是因为自我认知不足,而且我之前在大学遇到的人际关系、氛围、不够自信的问题,书中都有说到,特别真实。
你会发现很多职场人士,甚至工作了十年的人也会感到迷茫,但是他们那个时候想要改变,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他们的试错成本是很高的,他们不能任性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综上, 幸好我看了《大学迷茫问答》这本书,看“死努力”那一节,我知道自己之前一直在瞎忙碌,花费时间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看自信那一节,我知道了为什么我的自信心会缺失,看人际关系那一章,我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看“普通孩子”那一章,我认清了现状,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感谢《大学迷茫问答》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