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语
华丽辞藻,高深文章,我望尘莫及。
我的文章多来自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表达方式多为碎碎念,写作方式多是平铺直叙。文章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寓意深刻的涵义,都只是生活的记录。
前几天就有朋友给我建议,说我的文章太实,太安静,没有波浪起伏。
是的,这个朋友一语中的,指出了我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却又寻不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这是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无法逾越的沟壑。
常言道:“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却怎么也“高”不了。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究其我写不出华丽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积累不足,内存不够,视野不广,胸中无墨”所致。
古人曰:“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涌丰盈,溪流自然地昼夜不息。”高度概括了写文章应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没有生活的积累,就没有丰盈的文章。
这让我想起朱自清的《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生动,美妙,有趣,这是一副活了的山水画。
那么亲切,自然,生活的芳香四溢。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好文章,真正的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
白居易曾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指写文章要符合时代,要对时代关注,对现实社会关切,有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小切口,大文章。”很多时候,我明明寻到了那个小切口,却因为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对时代背景了解不深。不知不觉就落入俗套,不知道如何进入,如何剖析,最后写出来的还是碎碎念。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没有归纳总结,没有提炼,没有深思简单的事情背后的社会意义。
所以,我写不华丽的好文章,只能写出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