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主要讲了习惯的性质,以及如何去改变习惯,但是其实很多产品根本没有暗示来触发消费者对其使用,而且如果最需要这种产品的消费者并不能看出产品带来的收益,那又怎么能形成使用它的习惯呢?
1:满足用户潜意识里的渴求感。
我们把暗示和奖赏关联起来,大脑中就出现了潜意识的渴求。我们来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当你在逛商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有几家美味的鸡排店分布在商场不同的角落,而并非在美食街或者美食广场上,其实你继续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巧妙的运用了我们潜意识里的渴求感。原因是鸡排的香味可以畅通无阻地飘过走廊,在角落挥之不散,这样消费者就会下意识的渴求吃鸡排。等到消费者看到鸡排店时,大脑中的这种渴求就会开始咆哮,你开始买鸡排吃(吃货本性暴露...)。因为当你的渴求感出现的时候,这一习惯回路就开始工作。
但是,暗示加上奖赏其实本身并不足以让新习惯长期持续,就比如说减肥...。只有你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成就感时,你才会自动地去运动去减肥。所以暗示出了能触发习惯,还需要能够触发人对即将到来的收益的渴求。
2:渴求驱动习惯
就拿大家熟知的补贴大战为例,滴滴和快的在竞争的过程中,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当我们真的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去关注哪个真的能叫到车,或者说哪个软件之前被爆出什么丑闻。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渴求降价,或者说,哪一个软件能给他们更低的价格。
而正是因为渴求的驱动,让消费者在用软件打车的同时,又能减少他们对车费上的花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打车软件在那个时候一场的火爆。所以渴求就是创造新习惯方法的基本要素。
也就是说,其实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刺激感可能并没有减少他们打车所用的时间,但是可以说服大家更多的利用打车软件。
3:总结
所以要改变习惯,我们必须留住就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就习惯回路中的收益,但要插入一个新的习惯行为。
所以,如果你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收益,你就可以去改变用户的旧习惯。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噢!最后提一点,千万别试着去消除人们固有的习惯,因为习惯只能被改变,而无法被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