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轮
【前言】
无论是在哲学、社会学还是心理学等领域中,人性是一个经常被提及和探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人性之论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争论很多,其中包括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甚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人性一词,例如通常我们会断定一个杀人凶手是没有人性的,甚至认为一个见死不救的人也是没有人性的,当然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是对人性含义的理解不够全面。本文便是尝试对人性做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与定论,对自古以来存在的一些针锋相对的争论不自量力地做一次调和,或者说是评判。
【人性的范畴】
既然要谈人性,首先我们就必须弄清楚何为人性,对人性的定义确定一个共识,更恰当地说,是为本文所要探讨的人性确定一个范围,如果不做这一件事,那么后面就无法认清古人对人性争论不休的根源何在。
广义上讲,人类所具有的一切本性都可以称之为人性。其中包括一切人作为动物而具有的动物本性,而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与动物兽性所相对应的人性。因此一切动物所共有的本性不能掺入到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人性的概念里面,这种不掺杂动物本性的人性,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纯粹人性,对于广义上的人性,称其为动物人性,而对于动物的本性我们可沿用现有的称谓,即兽性。下文所提到的人性皆指纯粹人性,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人性概念的范畴。
【纯粹人性演绎】
任何一个拥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会同意这么一种观点,也是一个常识性命题——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别,必定因为在人身上拥有与生俱来的为人所独有的本性。既然是本性,那么它就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在,而非后天经验习得,也即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一个来自道家的词汇——天性。任何一种本性,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能力。
一般人们都会认为人的本性便是感性与理性。但如果仔细考察,我们就会容易发现,其实这也只是动物的一种本性而已。不止人类有感性与理性,动物也有感性与理性(理智)。对于动物拥有感性,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但动物是否拥有理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经常以智商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理性能力,同时对于某些动物我们也会用相当于人类智商的多少去衡量它们的理性,比如狗、灵长类动物、狐狸等都不可否认是拥有逻辑判断能力,也即是有理性的。动物智商有高低之分,不同的人的智商也有高低之别,如果以智商的高低来区分人与动物,那么就会得出一个荒谬的推论——低能儿不是人。由此可见,理性并不能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准。
那么纯粹人性的能力究竟蕴藏在何处呢?
动物虽然同人类一样拥有一定的理性能力,但它们终究缺乏一种能力,那就是统觉能力。这是一种绝对意识能力,包括对周围事物存在的意识,也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动物只能意识身外的事物,但人类不止能够意识到外在之物,还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即自我意识,或称自由意志。人类的一切独有的品性便是从自我意识开始一环扣一环地衍生出来的。自我意识的能力使人类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产生出超越欲望的行为规范观念,即道德观。
至此,我们可以确定,德性就是本文我们所要探讨的纯粹人性。
【古典人性论批判】
既然德性与纯粹人性同一,那么性善论便不证自明了。为何会有性恶论呢?
例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提到“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认为善性是后天人为的。荀子没有把纯粹人性从动物人性中区别开来,他看到的性恶是兽性的恶,并非纯粹人性。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们的善行是伪善,他所指的伪善并非指人们的善行有某种功利目的,非出自真心,而是认为就算是真心的善,这种真心也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先天的。
如前面所讲,人类的自我意识是道德(德性、善)得以可能的先天能力。(主动的)道德行为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基于感性的驱动,一种是理性的驱动。而感性与理性的道德动机又是受到人类先天自我意识能力所驱使的。
何为道德的感性动机呢?就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感情所驱使的,比如快乐、怜悯、愧疚等。这其中就有一些是人为的,例如公交上让座,由于普遍宣传让座的美德,致使某些乘客会为了避免内心的难堪而不情愿给他人让座。也有些乘客会出自于对弱者的怜悯而主动让座。第一种情况是人为的,因为他的道德行为是被动的,而非前面所说的主动,被动的道德行为皆属于伪善,相信荀子会同意这种看法。第二种情况在荀子看来还是人为的,因为他会认为怜悯同情也是后天习得的。实则不然,人类的自我意识使人类有了反省的能力,反省能力会设身处地把他人的情感转移到自身上来,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精神分析学的“移情”一词为这一现象命名,或者直接使用“同情”也非常合适。看到可怜的人,我们便会发生“移情”(“同情”),仿佛他们的不幸我们感同身受,甚至替其流泪。这就是一种先天的能力,而非后天人为的。
第二种动机是道德的理性动机,也即是责任动机。一个出自于责任而非个人情感的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行为。你感情上想做,但出于责任而不去做,或者你感情上不想做,但出于责任而去做,这就是一种纯粹的人为的善。也许这在荀子看来是十足的伪善,但在西方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看来,这种非出自个人喜恶而是出自责任的行为才是具有内在道德价值的。这也是人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尊严。性无善无恶论,诸如《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这种性无善恶之分的观点被很多人接受,庄子也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这种观点的前提条件是认为世间一切是非善恶是因人的分别心而显现出来的虚假的幻象,这种观点无异于掩耳盗铃,确实只要我们遮蔽自己的分别心,也许善恶皆无别,但分别心是我们作为认识世界的先天能力之一,没有分别心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石头,这个世界没有天地之别,没有上下之别,没有左右及前后之别,这个世界就成了一片混沌,更别说认识世界。如果抛开人的主观认识能力,那么这个世界只剩下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无善无恶论便是把善恶推向了不可知的物自体,然后独断地对其进行否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性并非先天所成,而是后天习得。例如战国时期墨翟的“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种观点错误地把后天教育对个人人性的塑造作用当成是普遍人性的因素,把习得的品性当成了人类的本性,通过上面的纯粹人性演绎我们已知本性的意思是本来的属性,是人的先天的属性,那么就不能把后天人为习得的属性当成是本来的属性。无论素丝是染于苍还是染于黄,它的本性依然是素,是白色。
再者,假如人与人的本性没有一种共性,那么人类的道德规范就是不可能的,人类对道德行为就没法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后天的教育也就不可能了。因此其中必然有共同的先天本性作为联系。
对于人类有善有恶论的就不必赘述了,按照广义的人性即动物人性的角度讲是正确的,其中恶来自于兽性,而善是来自于纯粹人性。所以这种观点不能说是错的,只是在人性的定义上把兽性也包括在内。
【结尾】
一般地讲,人性可以等同于德性,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用法。但从道德形而上学讲,人性与德性还是有所区别。在康德看来,只有出于纯粹实践理性而非个人喜好的行为才具有真正的内在的道德价值。而我们这里的纯粹人性所等同的是普遍的主动的道德行为,包括感性的驱动和理性的驱动,也就是包括个人喜好的道德行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行为,因为两者都是以人类独有的先天的自我意识能力作为前提条件才得以可能的,因此都属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