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信(中国电影,西方角度)

我以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由于长得很一般吧,艺考面试分数都特别低,也没合格。由于2012没去大学,后来2016重考大学,最终学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为什么这篇文章起名叫勇敢的信,这个是有缘由的,大概在三四年前,我给北电写了一封信,那封信里是我对中国电影的建议,但那封信最终石沉大海。我后来不死心,发了微博,发过贴吧,发过qq,这不是传销,因为我只想把自己的观点把自己对中国电影的一点点建议传达跟传播出去。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许多年的往事还要拿出来品味。我觉得,人活在世上,他应该有自己喜欢的事,哪怕现实残酷,他也应该为梦想努力。实不相瞒,那封信传播的是一个叫中影西拍的概念,而且信中可能也提到了某位著名导演的名字,我向那位导演说声对不起,因为我年少轻狂,但是我不服,因为你没有给我回应。

也有人嘲笑过我的观点,说什么广电局了,制度了等等。我只能说,他们不理解吧。

废话不多说,我说说什么是中影西拍。先来问问大家,电影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大部分人肯定回答,是中国的。我问过许多人,其中不乏很多影视学院的学生,他们说的答案五花八门。我不否定那些说电影是中国的,因为中国有皮影戏嘛!

可是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成熟的电影放映是在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为什么会这么说,那不是因为我崇洋媚外,而是我认为皮影戏,最多全是电影的雏形。

我说了这么多,中影西拍就好解释了。中影西拍,单纯的可以理解为用西方电影的思维去重新构架中国电影。

重新构架,不是单纯的用外国人去拍中国电影,也不是中国导演到外国去拍电影。

我觉得我的梦想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位中国人获得过奥斯卡奖,尽管有人获得提名,但是提名跟获奖是一个概念吗?

有人说,有啊,怎么没有。可是我想说,哥们,那是华人。

我写这封信并不是用编导生的思维方式,这个中国电影西方角度的想法跟建议我在初二的时候就诞生了,那个时候我并不是艺术生。

可能在三四年前的那封信中,我的观念可能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也带有没上大学的遗憾。

可是现在,时隔多年,我已经不再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而是一个经过社会锤炼的成熟男人!

言归正传,我前面说了用西方的思维去构架中国电影,这个西方思维是什么?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浪漫多情,而是西方的电影思维。

我说的思维也不是刻意讨好的奥斯卡评审团和刻意去迎合外国市场的思维,我说的是西方电影的双重电影思维。

中国的电影为什么在外国市场票房惨淡,而外国的电影却引得国人万人空巷,你们想过为什么吗?仅仅是因为外国电影拍的好吗?

外国电影好,好在哪里?我觉得应该就是一种思维。

我现在知识匮乏,也没有钱去拍出来这种电影。我只是想表达我的这种电影意识,虽然我没有亲身接触过电影。

将来可能我成不了一名导演,但是我只想说我希望中国的导演可以名正言顺地拿下奥斯卡奖,而不是刚愎自用,沉醉在自己的思维里。

电影是一门立体的艺术,你可以把它当成谋生的工具,但是,请你用心做好它。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有一位明智的人可以理解我的思想,拿下奥斯卡奖!

我不是名牌电影院校,我仅仅是想再努力一次,我知道重新构架中国电影可能是天方夜谈,但总得有人去做,哪怕前面路途遥远。

但我觉得,脚比路长。

我希望,在我老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人拿到奥斯卡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从前慢 北风夹杂着白 飞舞漫天 山野茫茫 哨位近处的腊梅 傲然挺立 白的白,粉的粉 换哨回营的士兵 脚下咯吱...
    从前慢者阅读 740评论 16 15
  • 1.坐标点和控制点的计算 2.新建GooView,继承自UIButton。
    阿凡提说AI阅读 304评论 0 0
  • 今天去招聘会, 才感觉到, 毕业 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3个星期, 21天, 15天的周一到周五。 今天聊了很多很多...
    安海希阅读 197评论 0 1
  • 父亲本是建筑工,和数千万其他建筑工一样,从四方涌到北京寻找工作,这座折叠城市就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亲手建的。一个区一...
    _加油_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