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开张丽钧老师的微信,看到推送的文章是《我读书,是为了报仇》看到这个题目,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知道张老师有一个悲惨的童年。虽然没有高尔基在《童年》里描述的那么凄惨,但也令人无数知道的人唏嘘。
报仇?报什么仇?报“没有书可读”的仇。没有书可读,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张丽钧老师“有一天,我发现舅舅卷旱烟用的一本破书上的文字非常好看,便央求舅舅说不要再用这本书卷烟了,我要用我写过字的本子换下那本书。”这本书,是一本缺页的残书,为了能读到全本,张老师“做梦都想得到全本的《林海雪原》,这个梦整整做了四年,直到我16岁考上了河北师范学院。”
一本书,梦寐以求四年,才读到全本,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张老师捧着全本的《林海雪原》的时候是如何的激动与兴奋,这样的心情,我觉得用语言已经无法表达了。
对这本书的执着,甚至让张老师对“203”这个数字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以至于有一次住宿都要挑203入住。她告诉自己,她就是要为那个对“203首长”念念不忘的12岁女孩住一住203号房间!
张老师在文章最后祝愿道:“愿世间再无忧伤地捧读残本“卷烟书”的女孩,愿书香浸染每一个爱书者的灵魂……“
那么,张老师的愿望实现了吗?我感觉最多只实现了前半句,这世间应该再无忧伤地捧读残本“卷烟书”的女孩,但是让书香浸染每一个爱书者的灵魂却还没有真正实现。
“爱书者”在这个图书和电子书泛滥的时代,却不那么常见。很多学生只学课本,只读课本,课外书几乎不怎么读。成年人,读书的就更加稀少。
书,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块“敲门砖”,当这块砖敲开了我们想要进的门,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把这块“砖”扔掉,甚至一辈子都不愿意再俯身拾起哪怕其中的一块。
当读书成为工具,而不是享受,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读书变成了一种负担,对很多人来说,这种负担,越早卸下越好。爱书者,也就少之又少了。
我觉得张老师这里的书香,一定不是指教科书的书香,而是指课外书的书香,也就是整本的书。就是我们时常提起的“闲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学好课本就不错了,没有必要读那么多闲书,没有用处,考试又不考。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多买书,有的家长买了几本书,孩子看完了,认为孩子没有认真看,似乎,看一本就得背过一本才能叫认真看。可是,读书如吃饭,哪里有吃顿饭就长一块肉的道理呢?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呀。
“让书香浸润每一个爱书者的灵魂”。我们就需要培养爱书者,怎样培养爱书者,我们要让给孩子们时间,把孩子们从大量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大量课外书的书海中自由遨游,自在寻找,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爱上读书。书香才能浸润每一个孩子的灵魂。
回到最初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张丽钧读书是为了报“无书可读”的仇,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我们应该是不是应该反躬自问。我们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是不是也该问一问。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想一想,我们有多久没有读一本书了?我们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