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有一个地方叫伊犁

野花遍地的伊犁

很多年前,就知道有一个地方叫新疆。新疆有一个号称“塞外江南”的地方叫伊犁。这一次,终于决定打点行李,一路向西,走进那个梦中出现了千万次的地方。

果子沟大桥

从乌鲁木齐到伊犁,全程六百多公里的高速直达。路况简直不能再好了。横跨于山谷间的果子沟大桥果然雄伟,与深邃的山谷,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魅力。

一、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我们第一天的目的地就是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因为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湖水清澈透底,据说透明度达12米,一眼望不到头,确实可以配得上“净海”的名字。

初见赛里木湖

舟车劳顿了一整天,我们是在黄昏的时候到达赛里木湖畔的。一进入景区,赛里木湖就以一场急雨迎接了我们。乌黑厚重的云层就在湖的另一边,把远处的雪山都给遮挡住了。连湖水也变成了暗蓝色,并且还卷起了浪花拍向岸边。

赛里木湖的另一面

车子继续往前走,走了很远,赛里木湖却一直在我们的左边。所幸雨也停了,天也是越走越亮,太阳又从云层中露出可爱的笑脸。我们的左边是赛里木湖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的雪山静静地守护在她的身边,像忠诚的卫士,他们互相依偎着已经千年万年了吧?我们的右边却是高山草甸,有些地方长着些高大的雪杉,草地上都是碧绿的青草,五颜六色的野花,其中黄色的野花最多。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群群的羊儿也跟着主人回家了。

我们和赛里木湖来了个亲密接触,因为湖边的温度实在是太冷,越夜越冷。我们终究等不到传说中的日落,只能前往我们预订好的哈萨克毡房过夜了。

哈萨克毡房

说实在哈萨克毡房的物价有点坑人,一路上才卖180元一盘的大盘鸡,这里居然要卖五六百一盘。想简单吃一碗面却被告知没有,只能炒菜。最便宜的素菜都是35一份,稍微加点肉和蛋的50,我们几个人只好点了四五个菜胡乱解决了晚餐。这几乎是我们伊犁之行最贵又最不好吃的一餐。聊以自慰的是晚上在毡房外看到的星空很美很纯净。

赛里木湖的天鹅

第二天我们依旧和赛里木湖亲近了半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前往下一站。说实在,赛里木湖是整个伊犁之行最令人留恋的地方(除了伙食),那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你想想,有雪山、湖泊、鲜花、天鹅、高大的马匹,可爱的羊群,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

二、那片迷人的紫色花海

一望无际的紫色花海

我们告别了赛里木湖后,就往霍城县前进。去亲近我们来之前心心念念的紫色花海――薰衣草种植基地。

霍城真不愧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汽车在宽阔的道路上行走,车窗外时不时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片大大小小的紫色。或长或方的花田,此时已是或深或浅的一丛丛紫色,如烟似雾般,没有惊艳,却是令人震撼到了。

守望爱情

薰衣草的花语是守望爱情。传说中的少女为了坚贞的爱情化作了这迷人的紫色花束。在每年的初夏,绽放着她的期待。如果你听懂了她的花语,请不要辜负相爱的人!

我们的车没有在霍城最有名的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停下,倒是停在了一片无名的薰衣草花田旁。

这一天,天公依旧不作美,灰蒙蒙的天,云层有点厚。偶尔洒下来一缕阳光,像是上天给这片土地的恩宠一般。现在还不是薰衣草最灿烂的日子,一望无际的花海里,虽然花开得不少了,但是还都未开到极致。也许,再晚一个星期就更好了。

晚一个星期的薰衣草这次我们是看不到了。且用心吸吮这眼前的芳香吧!我张开双臂,拥抱我身边每一丛绽放的薰衣草。那迷人的紫色花海啊!从今夜起枕你入眠。

三、未曾邂逅的伊犁河日落和念念不忘的新疆美食

伊犁河的黄昏

进入伊宁市的时候,是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多了,因为时差问题,这里还刚刚算进入下午,正是一天温度最高的时刻。阳光还是挺猛烈的。

伊犁河大桥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这真不愧为一座花园城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之美誉。才进入市里,两边的花带上花团锦簇,月季开得比别的城市的都更大更美。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阳光和雨水都比较充足吧!

放下行李安顿好简单梳洗一番。我们在下午六七点钟的时候前往伊犁河。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是跨越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流经伊宁市的伊犁河一路向西,将伊宁市分为南北两城区,伊犁河畔除了有秀美如画的生态景观,更有和谐共融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到伊宁市来的游人,都喜欢到伊犁河边去看日落,幸运的话,还能在伊犁河大桥下看到哈萨克民族婚礼(哈萨克民族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到伊犁河畔举行婚礼)。

我们到达了伊犁河大桥的南边。桥头上又是武警把守,每个过桥的人都要例行检查一番。我们没打算过桥,从旁边的阶梯下到桥底。桥下浩浩荡荡的伊犁河水滚滚而去。不知道是不是上游下雨的缘故,河水非常混浊,放眼望去一片苍茫,两岸树木葱葱郁郁,河边也有不少的当地人在散步乘凉。他们多数穿着民族服装,女的披着艳丽的纱巾,特别妩媚。说实在,伊宁市的美女真是太多了,个个身材高挑,眼波流转,真是令人不禁多看了几眼。

可惜我们还是不够幸运,午后的阳光虽然灿烂,现在临近黄昏,云层却特别厚重。一层一层地把太阳裹得严严实实。估计又是看不到日落了。带着些许遗憾,我们告别了伊犁河往市中心走去。

回族小院

所幸有美食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入夜的伊宁市带着些狂野和神秘迎接我们。师傅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回族院落,开启我们的美食之旅。

宽大的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客人并不多。每张桌子都是在葡萄架下,这时的葡萄还只是绿油油的果实,离成熟还远着呢,但是我们似乎已闻到了葡萄的清香。

新疆美食

一路上我们已经尝了好几次大盘鸡,虽说味道实在鲜美,但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是选择了另外的美食。也是新疆特有的哦。馕坑肉,馕坑红薯,烤羊肉羊肝羊肠,椒麻鸡,新疆凉粉,加沙,每一样都在挑逗着你的味蕾。新疆的羊肉真是没得说的,非常嫩非常甜香,绝没有一丝一毫的骚味,用馕坑烤出来的肉也是酥香无比,我们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椒麻鸡很像凉菜,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那种称为加沙的美食不懂是怎么做出来的,味道好得难以言说。吃着香喷喷的肉,再来一杯当地特产的饮料卡瓦斯,这种饮料有着啤酒的芳香和蜂蜜的甜香,真是这些新疆美食天造地设的搭配啊!

四、昭苏――天马的故乡

和谐

告别伊宁市,我们到了有着天马的故乡之美誉的昭苏。

每年的七月,是昭苏最美的季节。一望无垠的油菜花使得整片天地都是黄澄澄的一片。可是,你不会觉得单调。当然,现在离昭苏最美的季节还差了几个星期,不过这也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去感受它的美。

悠哉游哉(同行友人梧木作品)

“昭”有光明的含义,“苏”即万物复苏萌发,昭苏又可视含“昭然复苏”“重获生机”之意。其实昭苏在蒙古语中是“蒙古族的庙宇”的意思,奇怪的是我在昭苏并没有看到什么庙宇。2003年,因为盛产“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昭苏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

去夏塔的路上

我们去的时候是六月初,油菜花已经开放,但是还是稀疏的一片,不算灿烂。幸运的是我们从夏塔返回昭苏的时候,在昭苏郊外的天马河(这河的名字是同行的司机师傅说的,不知是否杜撰)目睹了一场天马奔腾的雄壮画面。

奔腾吧!

当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远处的雪山,近处的草原滩涂,全都笼罩在一片温和的霞光中。河滩上有一群调皮的羊儿,许是留恋河滩上青草的芳香,磨磨蹭蹭地不想跟着牧人回家。

突然,传过来一声清脆的口哨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几匹雄壮的天马,黑色和棕色的居多,只有一匹白色的。天马果然是名不虚传,高大魁梧的身形,长长的鬃毛随风飘扬,壮美的姿态充满着力与美。天马们四蹄腾空,像风一般地从我们的眼前飘过。它们宛如草原上的巨大精灵,正在谱写着草原的传奇。只有这辽阔的草原,才能容得下它们的壮美和雄浑。一匹天马仰天长啸,后面更多的天马从上游奔腾而来,应和着这雄壮的乐声。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为这不可预期的邂逅,为这草原上宏大的旋律。这一刻,时光似乎静止了。大地在摇动,心灵在震撼。待回过神的时候,大家都拿出了手机摄影机开始狂按快门。

底下是昭苏县城

五、喀拉峻大草原和别克家的小木屋

喀拉峻大草原

车子一直在爬山,山路十八弯,把我们带到了喀拉峻大草原景区的门口。没想到进了景区坐上景区的中巴车还是爬山。看来“空中草原”真不是浪得虚名的,我们已经穿越了千山,据说海拔两千多三千米了。

喀拉峻也是哈萨克语,“喀拉”有深色、浓郁和辽阔的意思,“峻”是形容茂密的样子,所以喀拉峻大草原也就是苍苍莽莽的草原的意思啦。相传乌孙王曾把这片水草丰茂的草原作为夏牧场,为这片草原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乌孙王曾驻扎的地方

我们的中巴车停靠的第一个点叫什么名字已经不记得了。据说是乌孙王曾经驻扎的地方,当年乌孙王曾经在这里迎娶解忧公主。这个地方留下了他们很多的故事和传说。不过时至今日,许多的故事和传说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只有草原上依旧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草原上的毡房也已敞开大门迎接天南地北的游人。

说实话这个景点并没什么特别,牧民们牵着各自的马匹,游说着游人来个草原驰骋。草地上的马粪还真多,味道实在不好闻。我们转了一圈就又坐上区间车往鲜花台去了。

爬到山顶就能摸到云

我们在鲜花台逗留了大半天。从区间车的停靠点下了车还得往山上爬。山脚有木栈道通往山顶,不过你也可以不走寻常路,让你的双脚和青草来个亲密接触。带上你的自拍杆,因为这里真是一步一景啊!无论从哪个角度开拍,都是一个字:美!

草原上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实在太多,黄的粉的白的浅蓝的紫色的,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我们仿佛离天很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白云。

草原上的那些花儿

上到山顶,视野更为开阔。连绵的丘陵,壮美的雪山,茂密的森林,尽收眼底。据说山的那一边就是琼库什台,一个原始的牧业村。

我们在山上拍照,吹风,躺在草丛中看蓝天白云,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时光是那么慢,我们甚至可以听到大地喘息的声音。

在猎鹰台的时候,我们还尝试了一下骑马。骑在马背上真的觉得自己好威武啊!可惜不敢策马扬鞭,在这辽阔的草地上驰骋。

别克家的小木屋

当天晚上,我们是在喀拉峻大草原的牧民家住的。那个牧民叫别克(好洋气的名字,其实他们男的很多都叫别克,应该也是哈萨克语的译音吧)!别克家的小木屋在网上都有预订。不过在旺季的时候可能得提前很多天预订,否则就只能搭帐篷了。

别克家餐桌上的花

别克家的小木屋正面对着山谷,对面是我们当天恋恋不舍的鲜花台,说是对面,其实隔得好远的。小木屋门前就是用木头制作的简朴餐桌和长条凳子,我们第二天的早餐就是在那解决的。呼吸着来自空气中的泥土的芳香,花草的芳香,即使是多简陋的食物也让人觉得味道鲜美。

草原风光

别克家还放养了很多马匹牛羊。有一头小牛应该刚出生没多少天,栓在草地的木桩子上。我们刚开始接近它的时候,它还害怕地往后躲着。我们拔了一把青草喂它,它敢慢慢地靠近我们了,我们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脖子,它就一点都不害怕了,任由我们给它拍照。

草原上的日落

那天黄昏,我们在草原上看到了最绚丽多彩的日落。先是西边的天空现出了一片绯红,这时牧场上的牛儿马儿羊儿都回家了。在夕阳下,它们的剪影也是一幅美妙的画面。那片绯红越来越大,逐渐侵占了周围的天空,颜色也越来越深,像火烧了一般。我静静的看着这大自然的奇幻色彩,深深地陶醉了!

六、琼库什台――最后的田园牧歌

琼库什台

去过琼库什台的人都知道,琼库什台真是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坐不了车的人估计得忍痛割爱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琼库什台离特克斯县城只有90多公里的路,却让我们在路上整整颠簸了六个小时,还不是因为堵车。这样的路况可想而知吧?

路边的油菜花

幸亏一路上风景是随处可见的,汽车爬了多少座山数不过来。只觉得一个弯又一个弯,似乎没有尽头。道路两旁的油菜花田铺满了金色的一片,烟尘滚滚的道路上汽车并不少,都是慕名而来的。看过了小九曲十八弯,起伏的丘陵展现着特别的曲线美。如果角度抓得好,看起来就像诱人的美人窝。原来有时候大自然也是如此风骚啊!

我们又一次在日落时分到达目的地。新疆的确太辽阔,基本上从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都得走一天。

最后的牧业村(同行友人秦美女作品)

琼库什台村几乎所有的民房都是木建筑,有的房子还是整根原木搭的,有的房子是将原木从中间分开,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它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技艺等保持着建筑文化的印迹,历史信息丰富,具有较强的原真性。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村落,每一栋木屋,每一处民居几乎都保存完好,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却觉得这是最后的田园牧歌。因为交通不便,他们保存了许多原始的古朴和纯真。令许多在城市里浮躁的心灵重新得到涤荡。

琼库什台是一个应该住上三两天的地方,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两天“喂马劈柴”的凡俗日子,不也挺好?

可惜我们的行程总是匆匆。我们沐浴着夕阳去倾听库尔代河的歌声,去抚摸一百多年前木头的温度,去定格哈萨克孩子的纯真笑脸。

第二天早上,我们沿着牧民们上山放牧的小路往高处走去。果然是高处风光无限好。那一片原色原味的木屋静静地蹲守在山谷中,绿草如茵,一直延伸到视线所能到达的范畴,舒缓的线条又和远处静谧的雪山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俯瞰琼库什台

阳光温柔地拥抱着这个宁静的村庄,虽然不少城里人慕名而来,但是来到这里以后,都被村庄的宁静所折服,放下了一身的浮躁,回归宁静,回归自然。你在这里听不到喧嚣。

赶着羊儿进山啰(秦美女作品)

下山的时候,正遇见一个牧民赶着他家的一群羊上山放牧。羊儿们咩咩地叫着,你追我赶地向着山上的领地进军。它们早就闻到了山上芳草的甜香味,都不用主人驱赶,就乖乖地往山上跑了。

这最后的田园牧歌,只有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才能唱得如此悠然婉转。

七、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

天鹅湖

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天鹅湖”就坐落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它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适宜天鹅生长繁殖。

我们坐景区大巴车前往天鹅湖的时候,已经情不自禁地想象将要见到的旖旎风光。大大小小姿态万千的天鹅们在湖面上悠闲地游来游去。或者展翅飞翔,洁白的羽毛掠过湖面,飞过沼泽地,飞向远处的雪山。

可惜我们想得有点美。到达天鹅湖畔的时候,也正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刻。高原上的紫外线很强,那阳光一会就能把人的皮肤灼伤。虽然之前我们早抹了50倍的防晒,这时还是学穆斯林的女人用纱巾把脸围了个严严实实。再带上帽子稳固,以便风来捣乱,因为风也是非常大的。全副武装完毕,我们才向天鹅湖走去。

可是偌大的湖面上只零星地点缀着几只天鹅。它们昂着高贵的头颅,往湖中心游去。没有长镜头根本拍不清楚它们的样子。真是令人大失所望!难道天鹅还没飞回来?或者温度太高,天鹅飞哪乘凉去了?

幸亏有一只善解人意的天鹅看到那么多人期待的眼神,从湖中心快速地游了回来。它颀长的脖颈让它看起来更加的优雅。它的脖颈很柔软,可以任意地弯曲扭动,划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线。

那只天鹅的旁边还有几十只叫不出名字的鸟类,和天鹅相比,它们真是太娇小了。不过除了黑色的嘴巴和尾巴附近有些许黑色羽毛,其它地方的羽毛也都是雪白雪白的,也是很漂亮的一种鸟。

告别天鹅湖,我们继续前行。要去更高的地方看开都河九曲十八弯的日落。

大师们早就架好了长枪短炮

我们到达山上的时候,观景台好的位置已经摆满了长枪短炮,离日落还有两个小时呢!这批摄影狂人早就占据最佳摄影位置。后来的只能靠边站。

虽然还没有落日,但是九曲十八弯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景点。非常的壮阔雄浑,让人生出无限情思。天地的辽阔,宇宙的宏大,历史的深邃,都能让你感受到个人的渺小。面对这番壮景,个人的荣辱得失、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似乎都可以抛于脑后。

九曲十八弯(秦美女单反作品)

眼前,开都河水从天边缓缓而来,在草地上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当夕阳把它的柔和的霞光射向草原,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河水也变成了金色的,甚至山上看日落的人也变成了金人。摄影大师们狂按快门,我却陶醉在这奇幻的景色里,甚至忘记了拍照。

日落时分(秦美女单反作品)

夕阳慢慢地淡了,退了。黑夜来临,这时下午的炎热已经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温度早就下降了,只是刚才大家沉迷于壮丽的景色中忽略了而已。巴音布鲁克的温差实在是大。让人一天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啊!

后来,比我们晚一个星期去巴音布鲁克的游人甚至还遇见了六月飞雪。真是神奇!

八、错过的独库公路和百里画廊唐布拉

独库公路要穿越几个冰达坂

行程单最后一天的安排是穿越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又名天山公路,是国道217线的一段,全长561公里、连接南北疆,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天山独库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了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公路。

因为独库公路穿过最恶劣的地理环境,每年总有半年是大雪封路无法走通的。这不,6月2号才把路段中的积雪清理完毕通车,才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因为泥石流导致大面积塌方而再度关闭了。

这是我们此次行程最大的遗憾。我们只能走一小段独库公路,经过玉希莫勒盖冰达坂,穿越玉希莫勒盖隧道,到达乔尔玛之后改道唐布拉,再从伊宁市返回乌鲁木齐。

玉希莫勒盖冰达坂果然是终年积雪。多猛烈的阳光都无法完全消融它的积雪。我们这群南方人看见烈日下的冰雪都激动起来,下了车不顾一切地玩起雪来。

玉希莫勒盖隧道前堆起来的雪比人头还高。在十天前,这里还是冰雪覆盖的,是动用了铲雪车才让路面露出来了。

乔尔玛烈士纪念馆

我们在雪地里呆了好久才舍得前行往乔尔玛。当年,独库公路施工十年,筑路的官兵,硬生生地在“不通”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在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168名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几千人受伤或致残。

今天,我们到乔尔玛纪念馆听着老兵讲当年的故事,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百里画廊唐布拉(同行友人梧木作品)

从乔尔玛纪念馆出来,我们往唐布拉前进。唐布拉俗称百里画廊。如果不是因为独库公路走不了,我们这一晚应该在唐布拉山庄住宿,好好感受它的美。可惜,现在只能走马观花。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赶。

沿途美景

雪岭,河流,草原,高山庄严,白云悠然。一步一景,虽然这几天享受过太多的视觉盛宴,但是依旧不觉得腻。芳草萋萋,流水淙淙,鸟语花香,唐布拉无愧于百里画廊的美誉。

沿途美景

其实,我们这一次的行程还有夏塔景区。只可惜也是来去匆匆。著名的夏特古道不是专业人士是不给轻易进去探险的。据说一路上风景奇美。而我们在夏塔景区只看了一眼木扎尔特冰川就匆匆地离开了。

夏塔景区

伊犁很美,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伊犁很大,大得谁都难以用脚步丈量他的广阔。

一路向西,有一个地方叫伊犁。伊犁,等着我,我想我还会再来的……

满眼都是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