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Day17

第20章 从评判到共情

在萨万娜没有分到自己喜欢的马闹情绪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任由自己被焦虑感挟持,使他们看不到其实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双方都认为事情完全是对方的错,都被这个想法束缚了手脚。冲突就发展成僵局,使我们感到无力改变的局面。我们太容易判断对方,认为是我对你错。但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帮助。

1、共情的真正含义

当我们真正对他们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不会对他们人有所期待。真正处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明白与他人项连是一种双方每时每刻能量的交换,但并不保证事情会达到什么结果。

共情,是一种能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首先接受我们的孩子、伴侣或朋友有某种特定的感受。他们当然有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这是健康的关系中事务的自然状态。我们不需要改变他人,也不需要改变自己。我们仅仅需要承认其他人的感受,正如我们希望他人承认我们的感受。

重要的是我们对待自己是真实的,无论选择投入什么事情,在我们选择投入的期间敬请享受它。满足感只存在于当下,而不是来自于某些事情会持续多久的想法中。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人性并学习接受它,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对孩子共情。共情发自心灵而不是头脑。它是关于他人的——他人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共情

共情不是生活在感受的泡泡中,而不生活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去理解与协调他们的感受。我们要教导孩子如何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会学到自己可以让感受在心头自然流动,而不是被它淹没。

给他们去感受的空间——尤其是关于焦虑的感受——意味着我们对于这份感受的存在本身并不感到任何的担心。一旦我们为孩子的担心而担心,孩子会马上感受到,然后会毫无疑问地崩溃。与其说服他们不要担心,不如肯定他们原本的感受,接受这些感受的出现。

3、整理你的内心世界

对付恐惧的方法,不是试着去消灭它,那样做智慧把恐惧放大。积极的处理方式是接受恐惧,与我们的恐惧做朋友。

保持警觉让我们可以去适应它,陪伴它,从而设法解决正在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心正在经历的变化。

在真实和开朗的家长抚养下成长的孩子,能学会不去惧怕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能坚定地做自己。并对自己内在的善良充满自信,他们的心与他人的善良相连,因而无惧敞开心灵去投入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育儿的知识和盲区,而且它上升到了生活的哲学的高度。通过这本书,我...
    静待花开_11ce阅读 902评论 0 1
  •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家庭的觉醒》。这本书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书友强烈推荐给我的,他说这本书让他醍醐灌顶。我就很好奇...
    六一幼教阅读 1,668评论 0 5
  • 主讲人:樊登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 以下文字根据樊登APP文字稿改编。 【樊登评价】 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育...
    萧瑟归去阅读 1,055评论 0 2
  • 《天赐》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蓝空静云阅读 268评论 0 2
  • 孩子比我们更能活在当下,哪怕只有五分钟她都要玩一下 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发生事情的反应 相信平静的力量...
    Rebecca余阅读 9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