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因为学校基建大改造,所以在开学之初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许多寒假期间修葺的教室并没有通过验收,因此没有WiFi网络,整幢楼房无法上网。在这种情况之下,课堂派的使用就面临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端无法通过电脑屏幕登录,于是只能通过学生们的客户端通过手机来进入课堂派。
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教师的课堂反应能力和整合能力出现了一个大的要求,即首先,教师从思想上有没有准备好,没有进行课堂派教学的任务。备好课的老师,比如说我自己会把课堂派的家客二维码放在课件里面,让学生们首先进入到课堂派的后台去模拟或者参观一下看看这个课堂派里面上传的资料有些什么,然后在资料里面去进行工作坊的挑选,学习信息过滤和写作。而教师自己就通过无网情况下课件的一个展示,二维码的一个发布,能够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课堂派的学习。但是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自己不能够进入课堂派去操控。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到的办法是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上进行交流和作业的布置以及课业的讨论。
换言之实质上老师又回到了"去技术"去课堂派之前的那个传播情境,也就是说大家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如何通过srs这样的社交群体在网络上进行人际传播。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呢?或者说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修为,有没有一定程度上的“断片儿”或者不适应?
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端正心态,然后理清楚技术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嗯,还是不聚或者说不处教室断网或者断电这一形态,因为我们总有多样化的方法可以向学生传递信息,从教育技术的角度上来说,一次断网断链会造成教育技术的后退,但是人人类是从筚路蓝缕电光火石的阶段走过来的,所以相对来说经历过的人并不会对媒介技术的暂时中断有一个电光火石的阶段走过来的,所以相对来说经历过的人并不会对媒介技术的暂时中断,有一个害怕的心理,我反倒觉得会更加的放松。因为这有可能是让大家回归田园牧歌式的教学,去看看原始的,或者说相对来说比较原初的教育技术的一种模式和形态,训练了教师人际传播的本领。
未来AI技术发展,许多工作可以由替代许多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替代,但是教师是最不会被技术或者说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之一,因为不仅仅要在教学之中借助教育技术或者是沟通技能而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在场发挥其主体性,对于学生的引导作为人和人之间沟通的一个基础存在不可或缺。未来的技术会大行其道,但是始终不能逃脱人主宰控制利用技术这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