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变化的速度,快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什么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改变。人们在不断变化中,更换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互联网+的加速度,则将这种变化推到了另一种极致。作为普罗大众,对于未来,我们真的有这能力敢去梦想或规划吗?
书店,十年后,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和形态,存在于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有一点,我们不用过多地怀疑,未来网络会更加的无处不在,人们生活的智能化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我想我们唯一能进一步优化的,或许就只能剩下每个人的大脑了。这些画面绝非太科幻了,十年后或许真的会就成真了。
今天的话题,在老蒋的脑海里出现得有点突然,有点科幻色彩的意思。书店对于老蒋的生活而言,没那么近,也没那么远;无论传统的图书发行,或是现在的网络图书销售,老蒋的工作和生活都跟书店这种出版业的传统业态息息相关。十多年的图书从业经历,眼见实体书店的起起浮浮,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老蒋来说,书店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喜欢和愿意待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跟人与书的交流相比,我会选择跟书相处。即便是如今从事着跟书相关的工作,或许现在根本用不着买书,手中也会有读不完的书,然而,以前的书店时光,还是有些念念不能忘。
书店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跟商场没有实际的区别,都是满足你我某种情感上的需求,书籍或商品只不过是你我借用的道具罢了。为什么书店对于一些人来说,有情怀这种情感存在,在老蒋的个人生活体验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就是,在书店里,每个人的心态都是平等的,在商场则不然,每个进出商场的人,心里或都会有你高你低的心理落差吧!书店更能安慰一个人脆弱的心灵。
互联网+来了,图书电商火了;城镇化来了,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大了,网络把我们跟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近,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却越来越远。图书电商改变了传统的实体书店生态,或许会彻底颠覆这种古老的书店生存模式,然而,这一切,我们都还没能来得及改变,却已经发生了。
当我们身边的书店,越来越少的时候,当我们想逛书店不得不驱车数小时,才能追回那种书店的时光的时候,落没就成为每一个读书人心中唯一抹不掉的情絮。图书电商的价格诱惑确实巨大,加之越来越宅的都市生活,阅读再一次将我们孤独起来,各种体验和分享,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志趣相头的安慰和共鸣。
小书店在消失,大型书城和书店在重新崛起,这是传统图书产业新的格局。说到底,我们人还是群居动物,喜欢在人群中的生活,图书电商的价格屠刀,能把中小型书店给摧毁,对于身强力壮的大型书城和书店,就没那么容易了。城市中心化的商业模式,老蒋以为即便是十年后也不会消失,如今图书电商巨头乐于布局线下实体书店的战略考量,或许就在于此吧!
“线上线下同价”是图书电商对于现有的大型书城或书店市场格局下的一大“杀招”。未来的线下书店格局可能会越来越小,中小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会被图书电商巨头这个价格屠夫,给完全绞杀。这也是让老蒋对十年后书店模样,泛起迷茫的地方。我们每个人身边几公里基本没有了书店的影子,到时候,我们真的只能剩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了。
对于现状的研究和对未来智能化技术的展望,都让我们对于10年后书店的模样,开始有怀疑和动摇。当然,未来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会缺少书,读书或许会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正如前文所说的,人类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开始无址境的。读书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改变的是阅读方式的变化。
看书、听书、讲书,无论什么形式,科学技术都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信息获取。网络技术对于人类的改变是彻底的。让如今出版商念念不舍的纸质图书来说,10年后或许会真的成为奢侈品。不管是未来环境保护的要求,还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都将使之成为一种可能。
纸质图书变身奢侈品。这绝不是一件扯淡的伪命题,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成为无纸化的世界,无线网络将使得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智能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由于超高的环境标准,将使得纸质品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因而纸质图书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
再加之,作品版税的不断攀升,也会促使纸质图书进一步奢侈品化。或许,大家对机器写作的科技新闻会有所耳闻,这些科技不用等到十年后,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被发明出来,并已经开始被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了,以后我们看到的新闻,甚至是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是写作机器所贡献的。十年后真正的图书作品的作者版税一定会不便宜,写作未来一定是一门不错的职业。
书店和图书,十年后的形态,我们都不能把握,具体模样,我们也只好是天马行空般地走一遭了。10年后书店的模样,或许会是一个个大型的文化活动中心,在离我们生活远远的城市中心,或是城市边缘,如此书店,不再是我们常去溜哒的去处,更多的是城市新的景点,或是大型活动的举办场所,书籍从此只能是各式各样读书活动的主角之一。
10年后书店的模样,或许会是城市黄金地段的一间图书奢侈品专营店,图书收藏的价值往往会大于阅读本身。越来越少的纸张供给,纸质图书也许会成为人们追捧的投资佳品。拥有数量不等的纸质图书,会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形式大于意义,对于纸质图书或许是一种不错的归属吧!
10年后书店的模样,或许仅是我们周边的一个会所,是方圆四周乡里,休闲时光的交流互动的场所。这也是老蒋对于十年后书店最为乐观的想象。但无处不再的网络使得我们可以何时何地都能看到、听到自己想读大书籍,我们还能指望书店能有更多存在的价值?
遐想,会让人生活变得更轻松些。遐想10年后书店的模样,对于读书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回忆,对于书业同仁来说,或许是一种鞭策吧!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