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书城读完这本书,又认真读了作者做的跋。这是一本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作者是迟子建。看完她的跋之后,才知道她是在丈夫去世三周年左右写完的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里寄托着她对丈夫的哀思…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讲述的是生活在大兴安岭中的最后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鄂伦春族人的故事。作者以一位90岁的老人口吻,讲述她的和她的部落的故事。我特别注意她的语言与修辞,她与王安忆不同,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却很有感染力,感情真挚自然,不露痕迹…
鄂伦春族人早年就生活在大兴安岭中,他们与驯鹿作伴,靠打猎为生。当驯鹿找不到食物时,他们就随之迁徙…他们生活苦吗?在我们看来也许是这样的,居无定所么,可是他们自得其乐,用自己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他们很爱惜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河流,珍惜他们的驯鹿…比如他们从不砍活着的树,只捡枯树枝或砍死掉的树当柴,他们迁徙前会把垃圾深埋,把营地整理好离开…他们敬畏自然,虽然有时大自然对他们并不友好,比如这位老人的父亲死于雷电,当时她的年纪并不很大,她第二任老公死于黑熊之爪…他们的生活相对简单粗犷,但是他们感情丰富,也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有着自己信仰。比如老人的父母与她大伯之间的复杂感情…他们的萨满具有神力,在遇到有人求救时,明知要为之付出相应代价,也要去救。比如老人的弟媳就是萨满,她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老人曾劝她不要救,她说她是萨满,这是她的职责所在…
老人讲述这个故事时,他们部落的族人基本上都下山定居了,只剩她和她的一个孙子…他们原本在大森林里自在地生活着,不过随着大兴安岭的开发,人们开始大肆砍伐树木,建了公路、铁路运输木头…驯鹿越来越难找到食物,野生动物也减少了。鄂伦春族人不得不频繁迁徙,生活更加不易。政府给他们在山下建定居点,但是驯鹿只吃大森林中的苔藓蘑菇什么的,不接受人工喂养与圈养,没几天就病了,他们又带着驯鹿返回山上…但是山上打不到猎物,有些被列为保护动物,只得再下山…如此反复,他们的驯鹿越来越少,大部分族人还是离开了…正如作者在她的跋中写的,我们过度开发大自然,不断攫取,使他们无法在森林中生活,然后对她们说,我们帮你们,给你们更好的生活…但这样是对的吗?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鄂伦春族人的游猎习俗现在有没有保留下来,他们的伙伴驯鹿能适应新的生活吗?不过之前看过一档节目,驯鹿们依然在森林里悠闲漫步,腿上系着铃铛…森林里的木屋代替了之前的帐篷,里面各种设施齐全…他们定期会去寻找驯鹿…应该是保留了一部分吧…
鄂伦春族人能歌善舞,我很喜欢其中一首歌谣,情深至此,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