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在观看写作教程,讲到“的、地、得”的用法,紧跟着老师又讲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一边观看课程,一边整理,持续了有一个小时,感觉非常疲惫,后背沉沉的。遂走进卧室,躺下准备休息一会,起来继续。没成想~这一躺下,醒来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
从上周开始调整自己做饭的次数,试图节省更多时间支配到工作和学习上。效果非常明显,这周没那么焦虑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跑步了,我能给自己找出的最合理借口是:“挤不出时间”。自从把奶奶送回来老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早晨都是9点以后,甚或10、11点多才起床,因为我实在找不到起床的动力。晚起暗示着另一个结果——晚睡。因为人的睡眠和清醒时长相对是守恒的,起的晚,常常意味着在原本会犯困、该休息的时间,你不困了,不想睡,躺下也睡不着,这就是恶性循环开来,生物钟紊乱了。
可能是实在受够了这么奢靡的生活,加之在下原本就是一积极上进的青年,过去一周的时间已经调整的很好了。最近想通了一件事,“瘦”并不代表不健康。在那些饥肠辘辘的年代,多数人三餐难保,营养难以供应致使身体消瘦。这就难免会形成了这么一个社会观念,“胖胖的”通常意味着健康,因为很多人因为饿的皮包骨头瘦死了。当下可就不同以往了,不过很多人的观念貌似还没有转变,当然以“瘦”为美的族群除外。
我从小就身体偏瘦,从懂事开始一直不乏被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发出“太瘦”的感慨。作为高级动物中的一员,本能还是“趋利避害”的嘛。这些年来,俺就一直试图让自己胖起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好好吃,认真的吃;所以虽然形单影只的生活着,但前几天整理厨房,很惊讶发现自己竟然有4口锅,一个电饼铛,外加其他杂七杂八的配件就更多了。这一切都表明了我对吃这件事的态度,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生活中有许多“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这是我掉入的诸多“坑”之一,“瘦”——不健康。要好好的吃,认真的吃,努力的吃,吃出胖胖的身体,吃出健康。这个观念一度让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吃这件事上。“久病成医”,现在我基本认清了一个事实,“瘦”并不代表不健康。当然健康也并不仅仅是“瘦”。人到了我奶奶这把年纪的时候,不是通过食补养生就可以延寿的,更多的时候那是面对自然客观规律无能的抵抗。身体是有本能的,像我现在这个年龄,各项机能最旺盛的阶段,适度的补充体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刻意的煲个参汤啊,大骨汤啊去补。你看在啤酒城烧烤摊上点羊宝、羊腰子的都是TM小年轻,这得是对自己身体多么不自信,才一点就是几串羊宝。
其实,我体验过那种全素的生活,11年的时候我自己生活,基本上就是全素过来的,那时候精神超棒。不过我后来意识到自己性格中不好的一面,容易走极端,现在我就试图在找平衡。在“坑”里,就难以避免在思想上被“束缚”,跳出来,才能自由自在。
最近在外面吃得挺好,床上睡得挺香,工作得很高效,玩得很畅快。这是我最近的变化。
这是郭小猛《知行合一》365系列第79篇文章,欢迎吐槽!
作者:郭小猛
感谢你花时间读我写的文章。读完后如果您能有收获,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哦,谢谢您。
如果你发现文中有纰漏,欢迎您随时指正。
文中涉及到的观点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可能不够客观,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或想法,期待你随时和我联系沟通。在此一并感谢!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微信 | g u o m e n g 1 5 6 8
QQ | 8 2 3 1 5 2 6 6 6
新浪微博 | 郭 小 猛1990
微信公众账号 | 郭 小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