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习Java开发的第十天

本节内容为昨天未讲完的内容

本节知识大纲:
day10—知识点.png

包:

什么是包:
        就是一个文件夹且包没有父子关系
包的作用:
        不同的包存储不同的.java文件,增加了可读性以及后期的维护性,java中是以类为单位的,区分类:包名.类名。
包的使用:
        使用package 包名 一定要注意 package语句在整个.java文件的第一行
导包流程:
         1:java.lang包下的所有类都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导包 
         2:如果需要导包: import 所需类的全限定名 
         3:在类声明之前 声明包之后
         4:import java.util.*; 
         5:import 导包 同名类只能通过import导入一次 
         6:如何导入同名类: a:import导入
                          b:创建对象时 使用全限定名 java.sql.Date sqlD = new java.sql.Date(123456L); 
         7:jdk1.7之后可以使用静态导入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PI; 导入指定的属性 import static      

内部类

什么是内部类:定义在类里面的类称之为内部类

        1:生成的字节码文件的文件名称  内部类-> 外部类$内部类

内部类分类:

        普通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普通内部类:
        a:外部类中如何使用内部类的属性以及方法            
                    在外部类中创建内部类对象  调用内部类功能、属性
                b:内部类中使用外部类的属性以及方法
                    可以直接使用
                c:其它类中调用内部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1:
                        a:导包  包名.外部类.内部类
                        b:内部类类型 变量名= new 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对象 
                          Inner01 in = new Outer01().new Inner01();
                    2: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new 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对象 
                        Outer01.Inner01 in = new Outer01().new Inner01();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外部类对象
        Outer01 o = new Outer01();
        o.method();
        
        //创建inner对象
        //Inner01 in = new Outer01().new Inner01();
        
        Outer01.Inner01 in = new Outer01().new Inner01();
        in.fun();
    }
}
class Outer01{
    int num;
    public Outer01() {
        
    }
    public void method(){
        //使用内部类中的属性
        Inner01 in = new Inner01();
        in.fun();
        System.out.println("Outer method");
    }

    /* private */ class Inner01{
        public Inner01() {
            
        }
        public void fun() {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Inner fun");
        }
    }
}
静态内部类:
        通过static修饰的内部类称之为静态内部类
                a:外部类中如何使用静态内部类的属性以及方法创建对象,调用对象的属性以及方法  
                b:静态内部类中使用外部类的属性以及方法创建外部类的对象 调用对象的属性以及方法
                c:其它类中调用内部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1:
                        a:导包  包名.外部类.内部类
                        b:内部类类型 变量名= new 外部类. 内部类对象() 
                          Inner01 in = new Outer02.Inner01();
                    2:  
                        外部类.内部类  变量名=  new 外部类. 内部类对象() 
                        Outer01.Inner01 in =new Outer02.Inner01();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Inner02 inner = new Outer02.Inner02();
        inner.fun();
        Outer02.fun();
    }
}
class Outer02{
    int num;
    public Outer02() {
        
    }
    public void method() {
        new Inner02().fun();
        System.out.println("Method Outer");
    }
    static class Inner02{
        static int num = 10;
        public Inner02() {
            
        }
        public void fun() {
            int a = new Outer02().num;
            System.out.println("Outer num:"+a);
            System.out.println("Inner fun");
        }
    }
    public static void fun() {
        new Outer02().method();
    }
}

成员内部类:
        和静态内部类非常相似,都是定义在一个类中的成员位置,与静态内部类唯一的区别是,成员内部类没有static修饰。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知道一个类有成员变量、有成员方法,那么这些成员定义在类中的哪个位置,那么成员内部类也就定义在哪个位置。
匿名内部类:
        就是没有名称的类没有名称,也就是其他地方就不能引用,不能实例化,只用一次,当然也就不能有构造器。    new Comparator() {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Object o2) {
                return 1;
            }
        };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对于字符串按照字符串越短 越大
        Comparator com = new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String str1 = (String)o1;
                String str2 = (String)o2;
                return -(str1.length()-str2.length());
            }
        };      
        String str1 = "d";// String  char[] value = {'a','b','c','d'}
        String str2 = "aaaaaa";// char[] value = {'a','b','c','e'}      
        System.out.println(com.compare(str1, str2));        
        new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
                 * String str1 = (String)o1; String str2 = (String)o2; return
                 * -(str1.length()-str2.length());
                 */
                return 1;
            }
        }.compare(str1, str2);      
        //jdk 1.8之后 lambda表达式
        Comparator com1 = (x,y)-> 1;
        System.out.println(com1.compare(str1, str2));               
        /* Comparator com2 = */
        new Comparator() {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Object o2) {
                return 1;
            }
        };      
        Comparator com3 = new Comparator() {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Object o2) {
                return 1;
            }
        };      
    }
}

两种比较的接口:
            内部比较器
                java.lang.Compareable  比较大小
            外部比较器
                java.util.Comparator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
    String str1 = "d";// String  char[] value = {'a','b','c','d'}
    String str2 = "aaaaaa";// char[] value = {'a','b','c','e'}
    
    //String中已经重写了comparTo方法 所以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if(str1.compareTo(str2)>0) {
        System.out.println(str1);
    }else if(str1.compareTo(str2)==0) {
        System.out.println("相等");
    }else {
        System.out.println(str2);
    }
    
    //创建比较器对象
    MyCom m = new MyCom();
    int num = m.compare(str1, str2);
    if(num>0) {
        System.out.println(str1);
    }else if(num==0) {
        System.out.println("相等");
    }else {
        System.out.println(str2);
    }
class MyCom implements Comparator{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String str1 = (String)o1;
        String str2 = (String)o2;
        return str1.length()-str2.length();
        }
    }
}    

数组

什么是数组: 一组数 (数据) 的集合
                官方定义: 在内存中通过连续的存储单元存储相同数据类型的有序集合
                如何定义数组: [] 代表数组出现了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如何初始化数组: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arrs = new int[10]
                获取数组中的元素
                    数组变量[索引]       
                    索引从0开始  到  长度-1 结束
                    假设长度为10;那么根据索引获取元素  数组变量[0] - 数组变量[9]
                获取数组中的长度:数组变量.length 
                数组的索引 从0开始 到  length-1结束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声明一个数组
        int[] arrs;//声明了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该数组中只能存放int类型的数据        
        String[] strs;      
        // 数组的初始化
        arrs = new int[10];//初始化arrs 当前arrs这个数组可以存放5个int类型的数据       
        //查看数组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s[9]);
        // 数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  长度
        System.out.println(arrs.length);    
    }
}

数组:
                 数组的声明以及初始化
                //数组的声明
                int arrs[];不建议使用                
                静态: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元素1,元素2,元素3,......};
                    不能确定数组中存储的元素的
                动态:
                    初始只指定数组的长度 然后通过索引一次填充具体的值。                  
                打印数组对象:
                    [Ljava.lang.String;@15db9742
                    [ 代表数组对象
                    java.lang.String 数据类型               
        数组的长度是不可变的。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
        String[] strs;
        //初始化
        strs = new String[5];       
        //数组的初始化  
        // 静态初始化  在创建数组时  已经确定数组中每个元素是什么
        int[] arrs = new int[] {1,12,123};//   声明数组时通过{} 将所有元素添加到数组在    
        //arrs重新赋值
        arrs = new int[10];         
        // 静态初始化 
        int[] ars = {1,11,111};// 声明一个长度是3 的int类型的数组 存储元素1 11  111 
        ars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s);        
        //声明一个数组
        String[] ss = new String[5];
        //通过索引一次给数组中的元素填充值
        ss[0] = "嘿嘿";
        ss[1] = "哈哈";
        ss[2] = "呵呵";
        ss[3] = "xixi";     
        System.out.println(ss); 
        int[] ins = new int[10];
        System.out.println(ins.length);
        ins = new int[20];
        System.out.println(ins.length);
    }
}

增强for循环 只是用来获取元素的   迭代器
    for(数据类型 变量名:取出数据的变量){
    }
public class 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往数组中添加元素  1 3 5 7  。。。。。99奇数
        //1:声明一个数组
        int[] arrs = new int[50];       
        //通过循环一次填充值
        for(int i = 0;i<arrs.length;i++) {
            arrs[i] = 2*i+1;
        }       
        System.out.println("循环打印每个索引上的值");
        System.out.println("打印第一个位置上的元素:"+arrs[0]);
        for(int i = 0;i<arrs.length;i++) {
            System.out.print(arrs[i]+"\t");
        }       
        System.out.println("jdk1.5之后 推出了增强for循环");      
        for(int arr:arrs) {
            System.out.println(arr);
        }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