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2章,补充一下自己的思考:
1.学校教育不等于教育,学校教育应该有其独特魅力和影响,能够超越一般机构而让民众和学生相信,它能够带给孩子更丰富、更具有生命力、全面的体验、经历,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2.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或教学技术,应用于研究和发展测试练习和提升考试能力时,让我怀疑,学校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本应坚持的目标。很大原因是,教育评估,不应该是惩罚,而应该是具有鼓励性,导向性,然而,当下的教育督导、评价,以“权力”加持了压力,而不是激励。
3.以学区为单位,收集资料,连续评估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指导其选择合适的课程,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有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公平优先(考虑到个人家庭、天赋、自我期望等),兼顾质量(全面发展前提下的自我提升的质量),这样的教育评估体系,更能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有品质的成长,也正是我在芬兰感知到的一种国家教育使命,没有那么强烈的“丛林法则”,而是推崇相互合作与支持,实现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将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未来社会财富的教育目标。
第3章 超越学术知识
在智力、社会、职业和个人发展的目标作为4大选项时,教师、家长、学生对此态度并不相同。50%教师和50%家长选择了“智力”,而学生最喜欢的目标,比较均衡地分布在四个目标领域。
“智力”很容易被认为是学术知识的传授,即几门学术科目和一系列的交流和思维技能,其基础就是阅读、写作和算术。如我们所知,用以评估教育质量的测量标准几乎只有对学术科目,而且所测量的科目也是有限的。
家长关注最多的,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希望孩子的个人利益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生存压力或者自己的学术水平不足,而期望学校承担起抚育孩子的职责。所以,家长对于大班额、或教师水平不足等感到极为焦虑。
学生的关注点也一样,希望学校能够关注到他们的个人需求,尤其是当他们努力完成学校任务和达到学校要求的时候。
许多教师,除了关注学术水平之外,也希望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教师想要摆脱学术科目的教学负担而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很困难的事情。
调研发现,所有人都认为,课程、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和毕业标准等是不太严重的问题,甚至有些家长对学校课程设置十分满意。教师也不会把教学或课程设置当作学校的重要问题去思考,“学生不感兴趣”是“学校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访谈提问中,得到的最多答案。
“学校的功课”并不是青少年上学的全部内容,尤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学校生活的教育意义不再那么重要,外表长相、同伴关系、游戏和体育运动等成为学校令学生最为关注的事情。这也就能够让我们理解,为何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热情所在,不是老师和老师们所教的学科。很明显,青少年文化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脱节。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认为,“学生缺乏兴趣”,但这又不是他们能够真正左右或者控制的。
一个人必须看到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与他/她的个人的兴趣、目标和满意感高度相关,才会真正热情洋溢地投入进去。
青少年只被看作学生,被评估的也只是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勤奋态度,而不被看作有个性的人,并在这一生命阶段中(12-18岁)有身心、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特殊需要。课程,即学习的科目、主题、课本、练习等,将教师和学生隔离,也导致有些学生,将自我与学校教育生活隔离,尽可能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家长一旦无法承担学生的“试错”成本,孩子就错过了关键发展期,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有可能失去竞争力。至少,当前的中国教育现状,呈现了这一结果。这,并不单纯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最终将是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后果。
最终的思考:
以上海当前的中考,6:4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来看,学校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表现和毕业去向。对于一些学校而言,要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是相当困难的,家长指望学校能够严厉管教学生或提供自己不能提供的指导,这些期望往往落空。一些年轻人过早地接触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问题和各种邪恶,又不能承担起相应的权利与责任,导致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问题。有些研究表明,实施一些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更细心编排的课程设置,更频繁使用鼓励措施,采取替代的学习方法,还有与掌握学习理论有关的一系列理念和技巧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一些学生可以像更具天赋的、不用接受很多帮助的学生一样,有机会成长。
这也就是我们的追问,为什么在上海,公办学校“高位优质均衡”的情况下,家长宁愿选择民办学校?因为,人们有表现不一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公办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班级规模,并不能给予自己的孩子他们极为需要的个性化关注,而且,家长们也不相信,现行的教育体制还能够变好。
学校教育,只适合那些适应性强的学生。这才是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