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予年轻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日前,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强调“要视人才为珍宝”。沿着历史的车辙,我们不难发现,在华夏大地上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是人才。“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要重视人才的作用,让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蓄足“源头活水”,激活真心爱才“一池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阻碍,要打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局,势必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突破点。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广东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要学会“筑巢引凤”、爱惜人才,多倾听人才的心声,化解人才在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清除人才发展的“拦路虎”,蓄足人才资源,激活广东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池水。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多从人才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真心换真心,把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基层人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润物无声”,下好悉心育才“先手棋”。培育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促进人才不断涌现的根本之举,广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严从实开展破“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专项治理,系统化的进行人才培养,发挥人才最大效力。要为人才充电蓄能,香港、澳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和培训等方面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以深度交流学习推动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紧盯“发展之需”,畅通倾心引才“快车道”。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要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在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上,广东正抢抓人才红利,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香港、澳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抢人才”的政策。香港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和学者,这个契机为香港和中国内地企业提供了潜在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引进高素质的国际人才提供便利。在高质量自主培养上,广东省实施“雁归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等各项政策引导大学生人才资源流向基层,以乡镇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才充分就业,助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搭建“用武之地”,打造精心用才“强引擎”。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才之道。要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广东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转变因人才集聚而兴,实现科技自强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要用好青年人才,发挥人才主力军作用,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为广东各项技术高质量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岭南春早,奋楫扬帆。中华大地是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要视人才为珍宝,让广东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赋能广东高质量发展,争当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