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生意越发不好做起来,网络的便利,工厂经济下滑,员工的工资也没往年高,我这个靠这片工业园生存的小店,也日益感到赚钱越来越比不得往年,曾经生意火爆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门口越来越多肤色黝黑的缅甸人走来走去。他们操着不太熟悉的中国话,或者因为不会中国话就干脆闭口不说。
接触他们多了,只要一进店能八九不离十的猜出他们是缅甸人。还有一二分因为有一部分云南人也很黑,广西的也有一些,有一些贵州的黑但牙齿的黄让我能一眼辨识出是咱同胞。
越南人皮肤更接近中国人,但只要开口说话,口音跟广西的普通话很接近,越南人比缅甸的要早来一两年,但人不是很多,越南人都集中在店对面的工厂。
越南人好说话,我都是按给咱同胞的价格算他们,我的利润基本在百分之三十。
超市老板跟我说,他喜欢对面工厂里的越南人,非常舍得买吃的喝的。那批缅甸人就不行,舍不得花什么钱。
而我的店却在生意难做的时候,多亏了这批无论春夏秋冬都汲着双拖鞋的缅甸客。
来的次数多了,我对这批缅甸人中的几个主心人物就越来越熟悉。
无论是缅甸的还是越南的还是我们中国的,人与人之间都讲求缘分,结到对方的缘,话就好说,生意也好做。
去年某天有次气温聚降,那一天店里外套卖出很多,六七人在一个体魄精壮顶着个光头30出头的男人带领下涌进店,几个人一阵挑选买后,隔一会光头再带来几个买走,后来才知道这批人是缅甸客,年龄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几岁之间。
这些常年生活在没有冬天的热带缅甸人,哪曾见过这么寒冷的气候,估计那一两天鞋店生意也不错。
后来慢慢知道了光头身份,还有三个弟弟跟着他一起,几兄弟一个比一个牛高马大,这批人都是他从他们国家带过来的,他与距离我店500米的一个大厂老板约定,他带工人来,工资每月接他手上。
有时候也有三三两两不是光头带来的缅甸客自己来店买衣服。我也不太清楚他们,只知道是缅甸人,就权做散客吧。
还有一位个子矮小穿着一点都不讲究20出头的缅甸人,他也算另一批缅甸人的核心人,他自己喜欢买紧身衣服,从他一来我店,我就一直对他比较关照,于是他隔三差五,只要是他的人,他就把他们往我店里带,虽然他的普通话比较咬舌,但他基本能表达清楚,我也能听得明白。
看着他的肚子从当初并不是很挺,到现在犹于临时八月的孕妇一样,经常腆着肚子在门口来来去去。而且他身上的衣服基本都是在我这里买走的,只要相中的也不管勒不勒拿起就走,他是不还价的,所以我总是按利润最低价给他。
门口就是一排地摊,所以我知道只能给不超出地摊的价格算他们。
应该偶尔他们也会去地摊买,但也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他们又都更信任我,基本都是进店来买。
我把任何一件衣服的价格给这些缅甸客人利润定在百分之二十五,在必要的情况下也给过百分之二十。这对于店租每月3600的我来说,不能再低了。
这些缅甸人来久了,慢慢学会还价,而我已经给出的是不能再低的价钱,他们有时候会空手走出,但转了圈又回到我的店,原本店里衣服就比地摊的质量要好些且款式好看些,于是终于得到了这些人的信任。
光头跟我说,只要是他带来的人都会叫他们来我店买衣服,矮个子的虽然没说,但也基本都来我这里买,而他们买得最多的是上班穿的短袖短裤。
光头把他手机里的家乡照片给我看,他兄弟五个,自己老大,31岁,老婆和一个5岁女儿在缅甸家里,三个弟弟都跟他在一起没有上班,每个人每个月工资1万多,最小的弟弟留在缅甸,18岁的阿妹很聪明,他用双手比划着,说阿妹会读书,在家里有很好的工作,我看了眼光头的妹妹,真漂亮呢,就像电视上跳着肚皮舞的印度女郎,不是妩媚而是甜美的模样。
光头的妈妈50出头,小麦肤色一脸福气的坐在巧克力色60多岁爸爸身边。
光头说妈妈在家很好,什么都不用干活,爸爸也不用干,他自己22岁来中国,在中国9年,从前年起就开始跟工厂老板对接缅甸工人。
他的弟弟们每个月寄6000或8000给爸妈,弟弟都有女朋友,都是他们缅甸来这里的姑娘,我有见光头三弟经常带着一个小麦肤色长相清秀牙齿白亮的姑娘。
我没有出过国,但我生活的地方,看到许许多多出国打工的人,虽然他们在外面辛苦,但家里的父母妻儿都很舒服的生活着,有的三两年就能把亲人都申请出国一起生活。
光头对自己家人的生活状况很是满足。
前天我问那个矮个子缅甸客想不想家,他嘴巴一咧说不想家,我问是不是有女朋友跟他在一起,他不好意思笑着点头说是。
闲时我会跟超市卖肉的、门口卖冰冻海鲜海鱼、还有卖牛杂的聊起来,都说如果不是这批缅甸客,生意会少做很多。
我常常看到矮个子缅甸带着几个人只要一买冻海鱼,都是一大袋买,买牛杂也是很多一买,买卤味也是六七十的买。
看着越来越多涌向这里的男男女女缅甸客,他们总是三五群群结伴出来买各类日用品,食物蔬菜什么的,他们的轨迹基本都是信任了你,就不会去别家闲逛,除非刚好找不到他合适的。
我明白越是这样越要真诚对待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得一个得一群,失一个失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