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特别流行。乍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只觉得很搞笑,本来以为只是网络上的一些段子。后来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原来他是日本大作家,太宰治的作品中的话。《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本小说。有人说他的这本小说全是无病呻吟和矫情造作,亦有人认为它是惊世骇世之作。我是在火车上阅读的这本小说。太宰治的这本小说我很喜欢同时也深有感触。在火车上看的时候泪流满面,不仅仅是喜欢它的文字简练、成语丰富,更多的喜欢是因为能够在这样的文字中找到共鸣。
记忆最深刻的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伤害。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于是我又放出了惯用的搞笑烟幕弹。”对这一段话,我感触颇深。作者明明是在说自己的痛苦,然后我却在其中感受到了自己的痛苦。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特别害怕别人对我的好。我并不是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谓的善意和善良,我是害怕接受了这样的好意,之后自己的表现又跟这样的获得并不匹配。敏感而脆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容易受伤的且不容易幸福的。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规矩的人。规矩的人的一生就像一张严谨的作息时间表。小时候你得天真烂漫,别人才会觉得你可爱,因为你符合了别人眼中口中所说的天性。青年的时候,你得成熟别人才觉得你靠谱,有前途。老年的时候,你得稳重,得内敛,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为一个小时候不天真青年不成熟的人,我自知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喜爱。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面的主人公叶藏,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其性格沉重而复杂,敏感而脆弱。记忆尤深的事,记得掖藏的父亲,问叶藏要什么礼物,叶藏的选择完全与父亲的意愿相背离,之后,叶藏回自己的房间,惴惴不安惶恐不得入睡,辗转难眠之后又默默起床,在父亲的礼物本上,重新改了自己的礼物,与父亲之前的意愿相吻合。看到这里时有一种揪心的疼痛,明明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明明是在自己的家里,完全不必活的这么小心翼翼。从这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儿也可以体现叶藏的性格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不仅仅与其敏感的内心有关,更与其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叶藏性格当中一种无可救药的成分,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书中写到“我的不幸,乃是一种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我时常陷入一种恐惧之中,以为如果别人劝我干什么而自己加以拒绝的话,就会在对方的心灵和自己的心灵中剜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
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也有与叶藏一样的想法。
其实拒绝也是一种能力,我也是一个不太懂得怎样拒绝别人的人,与叶藏的想法如出一辙。生活中朋友说什么我便同意什么,其实我不方便不情愿不乐意,即使我不想,我也从来不说。他们全都以为是我性格好。其实只是我不懂得拒绝。
这本书有人不喜欢,说他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更有甚者说他是精神病人写出来的东西,然而我深深的羡慕这些人,你读不懂,证明你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些东西你体会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像叶藏这样的人虽然少,但也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这本书还是值得大家一读,单从成语方面来说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里面的句子简短而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舒爽之感。
另一方面里面所蕴含的东西确实是很沉重的,小说中的很多小片段包含了对人性的解读:当与他父亲关系过从甚密的人在背后说他父亲的开场致辞拙劣无比,而当面又夸奖恭维的时候。这种心知肚明的相互欺瞒令作者小小年纪就看清了人世的冷暖。
当他发现结识的朋友并不是真心待他的时候。他说到“堀木与我。相互蔑视,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践”,在这个时候,叶藏对人的不信任以及对人性的某种特性描绘得入木三分,对朋友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直至后来堀木与他人串通,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他才真正深刻的对人失望。
百度上说“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面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这个观点其实我不赞同,虽然是强颜欢笑,虽然是极力迎合,虽然是积极的参与这个世界但却又深深地恐惧着世界。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失败的一生,世界是多元的,它允许各种各样的存在,即便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但是它也有它的价值,并不是符合大众潮流的心理认知才是正确的。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叶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读《人间失格》,都有一种代入感。我同意。
最后,我想说生而为人,不必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