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会是困境,局限,难以决择。我们会在这些问题里纠结,徘徊,拿不定主意。
那如何让自己变得果断,再果断点呢?
1.纠结
在任何事情上的纠结,只是表象。其背后是价值观的冲撞。
比如,你买同样一件东西,你在贵的和便宜的之间纠结,貌似在钱上纠结,但如果你能纠结,说明你在品质和性价比之前纠结。可是,如果这个东西,从一个变成两个,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比如,买短袖,大多数人会趋近于买个便宜的,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对贵点的短袖,洗过几次之后,很难伴你度过两个夏天。这时性价比占上风。
而鞋子的便宜和贵会取决于每天走路的舒适度,鞋子是否透气,这时,品质占了上风。
因此,当你对一件事情不纠结,那么只意味着你对它有坚定的价值观。可是,这种价值观,往往并不全面。
正如现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所说:人类的价格观是多元的,而且常常互不相容。不同的价格观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很容易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某些价值观是正确的,而另外一些价值观是错误的。
比如,自由和安全都是正确的价值观。但当他们同时出现,且必须选择一个时,纠结就出现了。
2.果断
网上很多人自嘲,金句听多了,本事没长,自我安慰的能力倒长了不少。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理解事情的人都有,所以各个角度的金句都有。
比如:结婚,你会后悔;不结婚,你也会后悔。跳槽,你会后悔,不跳槽,你也会后悔。他们学习类似的金句,就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
现在世界是,我们不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带来另一项损失。
而果断的人,基本都属于接受损失的人。他们看重自己的目标,但同时也接受“不选”带来的损失。
比如,事业和家庭,果断选择事情的人,享受的是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减少对家庭的索取;果断选择家庭的人,也不会在意事业的成就感。
那么,纠结的人,他们会怎么样?
一边不想放弃事业,同时也不想放弃家庭,最后两头都不能顾好。
3.选择
纠结和果断之间,其实只隔着两个字:选择。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都会重要,就需要找到最值得确立的选项。
因为,其实不管你怎么选择,损失都是必然的。你不可能种了一颗桃树,除子上面结桃子外,还会有苹果,梨,香蕉,葡萄。
既然损失是必然的,那你就选择一个最不想损失的,同时接受一些损失。这是果断的来源。
有一个电影里,主人公的所有决定都是用“抛硬币”来决定。周围人都嘲笑他。可是,一位智者却说他比一般人都果然。因为他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老天爷”,而自己选择果断的执行。
这种方法虽然不值得提倡,但他一旦有了选择,就坚决执行的态度,非常值得人学习。
对我们来说,抛硬币不是一个好主意,它有太多的随机性,不利于长远的发展,但是,你要有意识到确立优先项。
只有坚定执行优先项,你才能看到带来的损失是什么。这个反馈,会在你下一次做决定时提醒你。
我们要记住的是,我们做的任何一个选项,每一种收获都会有对应的损失。
总结一下:普通人的纠结,本质上是求全心理。可是,纠结来,纠结去,可最终什么也没有获得。坚定地选择,坚定地失去,你才有坚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