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年薪的大师
文华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厂长,近来工厂的效益一直上不来,他很苦恼。他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商讨对策。中层干部一致认为是疏于管理造成的,便要求厂长花高薪请大师级管理员。文华认为有道理,便答应照办。
过了一个星期,文华带来了一个人。那人一来,就把人们的眼球吸引过去了,他为人谦和,对谁都是一脸笑容地点头。文华和那人走在厂区里,那个人背着左手,右手指指点点的,他在旁一个劲地点头。虽然没人介绍,但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他请来的管理大师。
文华把大师领进办公室,对秘书说,你招呼一下,我要出去办事。
好的。秘书给大师倒了一杯龙井茶,这可是专为贵宾准备的。
大师, 请喝茶。秘书笑意盈盈,柔声细气地招呼他。
别客气,我来不是坐的,是来工作的。大师笑着说。
文厂长请您来,您打算如何让工厂更好地发展?秘书搭讪道。
首先是环境卫生问题,大师环顾了一眼办公室后说,我常对文华说,一个人连办公室都懒得扫的人,他能治理好一个工厂?他拿手在办公桌上抹了一下,然后再看看手。
秘书一愣,随即嘿嘿一笑地说,您说得对,您说得对。
从那天起,大师每天起得很早,洗完口脸就拿起扫把就来到了厂区,他对厂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得仔仔细细,那些有灰尘的地方,拿起长长的扫把就打扫起来。他还亲自在每一台机器上用手抹一下,再拿起抹布使劲地擦洗起来。
有一个干部见了,红着脸上来抢过他的抹布道,您咋能做这些呢?让我来干吧。
在一起工作都是缘分,这有啥客气的?他谦和地答道。
那是那是。那位干部一个劲地点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大师来后,厂里的风气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是那些管理干部不再是拿着茶水看报聊天,而是主动修理办公室门前的树枝,打扫办公室的灰尘;那些工人的积极性也一下提高了,他们怕大师拿着抹布出现在他们的机器旁,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有污垢的机器擦得锃光瓦亮;那些销售人员,再也不好意思待在家里,向厂里提条件了,而是一个个马不停蹄地奔赴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乡村。
一个月过去了,文华从外地回来了。他一踏进门来,有个中层干部就对他说,厂长,有了管理大师就是不一样。
文华一听说管理大师,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嘴里骂道,真他妈会摆谱,他开口要二十万年薪,比我一年赚的还多,我请他干吗?
另一位干部把指头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说,二十万也值呀,你看他把工厂治理得多好,效益也提高了不少。前天小王到一个客户那里收帐,可人家不给钱,他听后二话不说就跟小王去把钱收回了,那可是百万的大数呀。
第三位中层干部说,你猜他是如何把钱要回的?他到那个经理家去,进屋就帮人家收拾客厅,打扫卫生,人家感动了,就把钱给他了。
文华瞪大了眼睛地说,你们说啥?管理大师我还没有请呀。我这次就是去请管理大师,可那个所谓的管理大师狮子大开口,我一个小厂负担得了吗?于是,我干净利落地对那个人说,噜,你哪儿凉快哪儿去。
那几位中层干部吃惊地问道,你一个月前带回的那位不是管理大师吗?
哈哈哈,他是我的一位表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请他来是打扫卫生的。既然他有这样的管理能力,我就正式请他当管理大师,给他二十万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