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隔壁桌坐的是一对母子。妈妈夹起一块鱼肉,直接放到孩子嘴里。小男孩儿把鱼肉吐了出来,捂着嘴说:“我不要吃鱼肉,我不喜欢吃鱼肉。”妈妈又夹起一块鱼肉,要再次塞到孩子嘴里。孩子急得直摇头,“我不喜欢吃,你为什么总要我吃呀?”妈妈一边哄一边说:“乖啊,吃鱼有营养,多吃鱼的人聪明。”孩子捂着嘴就是不吃,妈妈夹着鱼肉不放下,非要孩子吃了,两人僵持不下,闹得很不愉快。
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5、6岁的小男孩儿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他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孩子少吃一口鱼肉并不会怎么样,可是妈妈以爱的名义非要强迫孩子吃,实际是满足了自己对孩子的掌控欲,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同事家的儿子从小就特别乖,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妈妈给安排好的路走。同事也以儿子的听话而自豪。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妈妈做主,他照着妈妈说的做就好。现在孩子大学毕业了,同事前后给他托人找了好几份工作,他都干不长。现在那么大的孩子每天窝在家里,不愿意出去,同事都愁死了。
在许多种“爱”中,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目的,我们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孩子从小时候就对父母言听计从,被父母要求听话;按照父母希望的路走,长大后很难成为有主见、有担当、独立的人。
我们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接管自己人生的能力,这样他长大后离开我们也能独立生活得很好。
曾轰动全国的天才魏康勇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退学的事大家都记得吧?
他2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差不多学完了整个初中的课程;8岁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魏康勇的母亲很早就发现了儿子的过人之处,并把他作为全家人的希望。除了学习,家里什么事情母亲都不让他插手,就连每天早晨刷牙都帮他把牙膏挤好。母亲不辞辛劳的给儿子洗衣服、做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她还亲自给儿子喂饭。
母亲多年的悉心照料终于把魏康勇培养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高分低能儿。读研时离开母亲照顾的他,生活变得一团糟,又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最终由于他在学校的种种低能表现,平时又跟导师交流太少、毕业论文无人指导而被劝退。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魏康勇的母亲在得知他被退学的消息后,并没有安慰他,反而怒气冲冲地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说:“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她居然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去死。这位母亲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儿子,而是为了自己的愿望,她想借由儿子的成功让自己和家庭扬眉吐气。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想要怎样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去选择,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不能总是用自己的意愿去左右孩子,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把孩子塑造成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这事儿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你按我说的做”、“我说怎样就怎样,你别说了”“……”类似这样的话。
让孩子听话其实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在作祟。父母害怕孩子做错事、走弯路,所以总是想依赖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铺好路,让孩子按着自己的脚印走,以减少犯错的几率。殊不知父母自身的格局和思维方式会局限了孩子的选择和各种可能性。
孩子被父母以爱的名义道德绑架着,在听爸爸妈妈话的同时,每天为了爸妈活着,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好像人生不是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愿望和自己的理想夹缝中生活,很容易迷失自己。
电视剧《小欢喜》里的英子,在妈妈宋倩的精心安排下,生活得很辛苦。为了让妈妈高兴,英子几乎从不违拗妈妈的意愿,可以算是听话的孩子。可最终还是在妈妈的愿望和自己的目标的争夺战中崩溃,得了抑郁症。
我们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敢于让他们去试错。孩子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远比我们教给他的感受深刻。他会在不断的选择体验中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也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自己的散文诗《孩子》中说: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爱孩子,父母就要学会放手;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不要凡事儿都要求孩子太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