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的启蒙老师曾告诉我,不懂就要问,那时我经常会问这问那,只是成绩却没有老师描述的那样提升迅速,后来我发现,有问题就问会阻碍自己思考。
中学时,班主任跟我说,问问题之前看看自己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或者有没有提供解决的方法,如果有,那就不要再问了。这时我了解到,问题是不只是基于表面,而是深层次的东西,问题也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产生的。
大学时,小课老师面对我的问题,她没有回答,反而丢给我一个问题,你提问的问题不错,但有些笼统,能不能细化一些带点创造性?我不明白,什么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老师又说,创造性的问题就是跳出这个范围外,就像在远处看山一样,而不是身在此山中捡起别人已经解决过得问题。
而后我明白了,一个人重要的能力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能不能发现问题。
也是啊,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还谈什么解决问题。这句话是不止我的老师说过,我的长辈也常常提起。
新的问题来了,要怎么发现问题呢?
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信息,什么都信息都没有,那还会有什么问题。
其次,每天列出二十条提问,例如我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找出其中个人倾向,例如没有管理时间等等。
然后,在这二十条中搜集关键词。
最后当关键词足够多时,将它们和疑问词随机组合,着眼于不常用的疑问以及关键词。易于提出优质、创新性问题。
现在我对发现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主动发现问题,也是不断提升自我认知上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