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提供物质需求同时更需关注情感供养
当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必须知道:2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别人流泪自己就会哭;10周大的婴儿能通过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对妈妈高兴;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朝着一张笑脸开心的微笑;8个月1岁的幼儿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不一样的,就开始最初的尝试是“模仿”行为;1岁+的孩子逐渐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会根据从大人面部表情中看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四五岁时,就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开心、伤心、生气或恐惧等基本情绪;6岁时,就能理解人们真实的情绪和他们变现出的情绪之间是可以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就能理解那些涉及嫉妒、担心、骄傲、谦虚和内疚情绪的情境;9-11岁时,孩子就能够从非语言交流中识别出别人是不是蒙骗、操控自己…
不管多大的孩子,如果他们哭的时候能得到安抚,笑的时候能听到别人的笑声,他们就会相信外界会用安抚的方式来回应自己的情绪!
简而言之,与有爱心和专注的人之间的早期互动经验,能温柔地呵护和加强共情的神经回路,未来成人后能够拥有更平稳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