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老公节假日回家课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了对自己对别人最好的作为,每个人都是在先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保护别人。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都好,可惜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能量,现实是我们连自己照顾不好,连自己都不会爱,连自己的事情和情绪都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局限性和无能为力,人也最终不过是出于爱还是想要爱而不得的恐惧,是付出爱还是索取爱?》…………《我的最难课题--战胜恐惧,让我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除了生死,没有任何事情任何人能让人恐惧》…………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先静下来让自己深呼吸,先找到自己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他回来我之前错误的情绪模式:我是抗拒的,不接纳他的,甚至是恐惧的,想的都是他的缺点。……就像小时候对于爸爸,恐惧的成分大于讨厌。
就像妈妈,姐姐,小姑,任何一个人,如果我一直盯着他们的缺点,无疑我和她都相处不下去,我必须先学着从心底接纳,然后想着他们的优点,最重要的是面对这种强大的不舒服,强大的情绪,投射给我自己的是什么,重要的还是通过别人看见自己,看见我需要调整什么,看见了我自己以及对身边人的追求完美,每一点上的完美,看见我与妈妈在照顾孩子上产生了共生关系,抓着妈妈不放,看到了自己的不强大,看到了自己对于老公没有不忘初心的坚持,总是遇到不顺心就想逃跑或者避而不见的不敢面对(像极了妈妈遇到了爸爸,或者她处不好的人,甚至是姐姐与我,表面上看她讨厌我们,一刻都不想和我们在一起,实际上是她没有与我相处的能力,尤其是比自己能量场低的人,妈妈也是一刻也不能在一起的。此时的妈妈才是最脆弱的那个人!),我无形之中学习了妈妈的情绪和处事模式,就像我和妈妈同样对待姐姐,我内心里接受了姐姐,和他在一起我并不难受,而妈妈不接受,她难受她逃跑。只是现在这个人换成了老公而已,如果我心底接受了老公,即使妈妈不接受,晨熙,若曦不舒服都不重要,我可以从中调和,关键还是在于我自己的接纳不接纳。
对于过年,妈妈认为魏涛和丽丽都不赞同我住在崔老庄,她很生气,认为自己确实不应该,自己承担不了开始指责我不应该回家。其实,这又触动了妈妈没有的自信,害怕被评判,害怕被攻击,害怕被别人说自己说的不好,做的不好,当她都想展现自己好,自己棒,自己牛,接纳不了自己不好的时候,她心理装满了自己的脆弱和不够好的无力感,她也就忘记了事情的真相,真相是我家里需要收拾,没按空调,她也被别人牵着走了,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自己的问题,只是自己不接纳不了别人说自己做的不好罢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接纳不了自己的不足,自己不接纳自己。
从前总认为是妈妈的小心眼,总怀疑别人不打招呼走了,比如老公过年说好了变化了走了,妈妈开始怀疑婆婆公公出点子了等等。现在想来不过是妈妈同样陷在受害者模式里没有出来,她怕说好的变化,怕说她不好,她也没有划清楚自己的课题,别人的课题,老天的课题,小时候她那么希望掌控我们,不允许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和她不一样的想法,现在终于明白,不过是她太脆弱,太没有安全感,太没有自信,更别提智慧的能力,她内心里也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我们都在寻找无论自己怎样的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可。…………就像妈妈需要明知自己不对也要来破爹娘的认可一样,这也是她需要的价值感。
1.面对老公,婆婆公公的省吃俭用和抠门等等生活习惯,以及不会说话,没有头脑的胡言乱语,我愤怒恐惧,受不了。……这也是他们贫穷的原因。
就像对待我的奶奶,老一辈的人更是让人无语。我选择允许他们做他们自己,而我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去过自己的人生做我自己。(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受到爸爸妈妈的打压,任何事情都是错的,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但是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的我知道了爸爸妈妈有他的局限,他们不一定是对的,而事实证明我过上了我想过的人生,我在为我的人生负责。)
我只能说我自己的选择,结婚前我就知道他们家的情况,我只能为自己的选择的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当我甩锅的时候,就是我失控,愤怒和恐惧的时候,当我站在我的中心,知道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的家庭是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他们的格局不大,不顺眼的事和人越多,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同样如果我跟他们一样计较,去钻进鸡毛蒜皮的事情里出不来,那么我也将要成为那样的人。
他们的出现只是让我继续完成我未完成的功课-----不接纳别人就是在撞墙,学会允许接纳,包容,理解和慈悲,知道每个人经历不同造成的局限性…………莫与傻瓜论短长,不与小人争高下…………我不需要努力说服每一个与我不一样的人,我只需要吸引与我同频共振的那些人…………我的感觉会告诉我,我的精力和时间应该放在哪里,而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遇到别人(尤其是亲人)的不好脸色时,心理愤怒和恐惧,容易掉进别人的情绪里。
其实这其实,别人之所以有不好的脸色,内心里也是缺乏安全感和勇气,也有恐惧和愤怒,就像我一样,我们都是缺乏爱人的能力。我们都一样,都不是坏人,我们内心也都很善良,只是我们没有能量去爱人,而首先选择了自我保护,每个人都是这样,先保护自己罢了。…………
3.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路历程,我们每个人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情,都是我们全部人生的冰山一角。
每个人都尽力为自己做了最好的选择,为自己和别人提供了自己最大的善意和满足。
如果一个人不断的选择做一件事而没有做我们认为做的另外一件事,那么一定是这件事比任何其他的事情能提供给他最好的满足和需求。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更能体会自己的感受,没有自己更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妈妈喜欢听戏,婆婆公公省钱抠门到家,我喜欢心理学看书,姐姐小姑不喜欢看书喜欢闲聊天,魏涛打牌等等。我最接受不了别人的地方却是他们感觉最满足快乐的时候,而别人接受不了我的地方也是我最快乐满足的地方。…………没有对错,只有特别需要不需要,本质是这些背后带来的好处。包容允许接纳他们都可以的态度,就会成长进步,抗拒他们就会痛苦。我不一定要和他们一样,听戏省钱闲聊天打牌,但是我不抗拒,我自由的允许一切发生,我只是在众多选择种种,选择了我认为重要的而已。我不需要他们必须都与我同频共振,与我一样,因为抗拒只会痛苦,他们不允许我做我自己,必须我按照他们做的做,如果我不做,他们也会痛苦,所以我们只需要做自己,同频共振的人自然吸引而来,而不是痛苦的强求。)
4.不要试图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揣测的结果只是自己的想法。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一定不是别人的想法。把精力放在正念上,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正念,这样就能吸引好的事情和善良的人,这样我们的语言和磁场就能让身边的人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这就是内在力量的强大,这就是心想事成的力量,这就是境随心转的原因,这就是正向引导夸奖的魅力,这就是你描绘的人和事都会变成事实。
同样保持负面念头,就会吸引负向的东西,引起别人的恶。
所以说,你好了,你的世界就好了,你周围的人就好了。而不是说你周围的人好了,你才会好,因为你周围的人再好,你不好,周围的人被你的负能量一直吸收也会远离和抱怨,毕竟没有人愿意接近不美好。
5.(二女儿辅食,我和妈妈)……争对错,索取爱。
我们一直在争对错,不肯承认一件事情的发生也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责任,可是我们都想甩锅,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是牛的!可是当我们遇到一个格局更小,更不勇敢,更想赢更想对的人时我们想对想证明的目的只会让我们更痛苦,因为那个人自己内心已经装满对自己有太多的评判,他容不下别人的评判。
对错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用尽全身的语言力气去争对错,证明自己。不过是心底里最真实的已经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拿起自己全部的责任和掌控权罢了。
我们消耗了力气去争对错,却忘记事情已经发生了,主要是我们还需要放下,而继续向前向前。
有时候我以为都是我错了或者都是她错了,但又能怎么样了?谁对谁错有那么重要吗?口头上的胜利真的是胜利吗?其实我们心里早已经都知道谁对谁错!而恰恰是那些嘴里死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或者不肯说自己错的人最可怜。…………因为他的心理已经装满了自己的错误和不好,口头上的错误她装不了,说不出!
而每个人无理取闹的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只不过索取的是别人无条件的接纳,即使是不对,错误,无理取闹,也认为是最可爱,无条件的接纳不过是包容连你自己都不能包容自己的所有问题。
6.我对自己的方式就是别人对待我的方式,不是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决定了我自己。我对自己的方式引导别人怎么对待我,一切的外在不过是自己的投射。
时时刻刻看自己是处在受害者模式还是全部自我负责的模式,外在也只是自己模式的投射!
7.我很少讲老公,就像妈妈很少讲爸爸,这都是一种内心的伤害和脆弱。
这种不谈不讲不论某个人,和不和某个人交流已经无形中造成了疏远。
我不讲某个人,疏远了我身边最亲近的某个人,不习惯于讲某个人,本该成为的习惯没有就成为了一种缺失,而我身边的人自然也疏远他。
就像妈妈很少讲爸爸,我也很少在她面前讲爸爸,我很少讲老公,妈妈也从不主动讲老公,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隐晦。而小姑主动讨论本该讨论的人(老公)才是一种正常。。。。内心和外在永远是统一的,让自己想的和想要说的保持一直才不会压抑,我要努力调频我的内在,并在外在同步努力调频。……一致性表达才会让关系更好,不是愤怒,不是生气,不是在心里胡思乱想,因为通过想然后沟通或者行动才是更健康的表达,而不是在内心里酝酿情绪,任凭头脑编造故事!!!
我和老公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我不需要按照妈妈的做法来,我不需要太听话了,他们是不正常的夫妻关系,我们不是不正常的关系,我不需要逃避,不需要看着这个男人不顺眼,不需要背负妈妈的情绪,像妈妈一样恨男人,怨恨男人,不能看到这个男人,他没有对我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即使像爸爸一样他出轨了,做出了不好的事情,那么其实也有妈妈的问题,每一段关系都是两个人的共谋!
而姐姐内心里也背负了妈妈的愤怒和不如意以及没有安全感等等,所以即使老公孩子都如他所意,因为背负太多不该背负的情绪,所以她也会莫名其妙的争吵和生气!!!
………………从与姐夫的聊天中,我看到了妈妈,姐姐还有我,我们的情绪模式,行为模式。。。
或许一切先从勇敢开始,从敢于讨论他开始,敢于敞开(我总是偷偷的经常打字的形式与他聊天)交流开始,敢于从身边有他的东西开始,从给他买衣服开始,从接纳他开始然后引导自己向自己创造的未来向前开始,一切都从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开始,每一天都可以重新开始!!
我已经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小孩子,我已经长大了,我现在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我看不惯老公穿着打扮,我可以给他买衣服,我看不惯他身上的气味,我可以让他换衣服,而不能一直停留在看不惯上,我看不惯他为人处世等等,我可以和他好好交流,就像对待女儿,妈妈,弟弟等等亲人一样对待他,或许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是活的,我是可以选择的,尽我的能力去负责我的人生,我选择的人,我的亲人朋友。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爱来解决!!!一切问题的发生也都是不爱,索取爱,恐惧,情绪造成的!
无形之中我小时候对于爸爸的感受,对爸爸妈妈的婚姻的感受,转移给了老公身上,那种悲伤,不接受,恐惧等等一模一样。
我要重新建立一个模式,建立一个幸福快乐有爱有包容有接纳的模式,我不要停留在那个被动接受别人给自己一切的模式,我要坚定的知道我自己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知道我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未来,我要向我喜欢的环境和场域靠近。
外在发生的一切不过是考验我,让我坚定的让自己成为什么罢了!
8.当被动遇到了被动,当不爱说话遇到了不爱说话,当缺爱遇到了缺爱,当敏感脆弱遇到了敏感脆弱,当冷暴力遇到了冷暴力,当心中恐惧的索取爱变成了愤怒和无理取闹,当心凉变成了心凉…………这都是死结,可是只要谁先爱,谁先稍微一主动,爱的流动只要一开始就能继续下去!
9.生活中我们常常看不到别人给我们的“礼物”。
我应该更加坚定,更加勇敢的去主动,去行动,去爱,去正常的夫妻沟通。
与姐夫聊天谈到了姐姐,他谈到了姐姐和妈妈的强迫症和暴躁以及唠叨,我给他提供了用微信聊天的方式去打开彼此的心走心沟通。
他说这样哪像夫妻,我的心被扎了一下,可能是我的自我的投射,我认为他在说我和老公的这种发微信的方式多么不正常,也可能只是姐夫简单的认为夫妻在一起发微信多么神经的想法,我在这里难过了一下。
终于我觉醒的比以前又早一点,我知道我送给了他们一份处理关系的礼物,但是可能因为他对于我的婚姻曾经处理不恰当的不信任,或者是可能他感觉两个人在一起发微信的神经行为等等,他拒绝了。同样他也送了我一份礼物---直接的沟通交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字聊天(我也差一点没有看到这个礼物,以为它是讽刺和挖苦)。其实,并不存在对的方法,错的方法,对的人,错的人,只要是合适的方法,让关系,让事情和人更好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一如,婆婆说二女儿应该吃饭了,我因为不喜欢婆婆,所以她说什么我都不听一样。…………不要对人对事存在偏见,即使有偏见,也不要拒绝别人的“礼物”。…………无论对一件事情还是一个人,坚持拒绝只会让我们狭隘,允许包容才能扩大我们的认知,才有更多方法可能让我们接近幸福。
每一件事都有好坏,关键是怎么看,看的好的一面就是好处,看到坏的一面就是坏处,每一个人也都有优点和缺点,看别人的优点塑造更多的优点,看别人的缺点换来更多的缺点…………ABC理论,关键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B.
《除了老公,李老师,高老师,从没有接近其他男人,而与姐夫深入聊天,打开了我对男人的认知,感恩这段旅程,让我了解男人,他的表达,让我也彻底了解一个男人的脆弱,让我也扩大自己的认知。》
10.每个人都在索取安全感,存在感,价值观,重视感,欣赏与爱。
姐姐与妈妈聊天的时候,因为我有付出,姐姐如果没有主动和我聊天,我会有被忽略的感觉,没有价值的感觉,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愤怒。
这一刻我理解了妈妈,当老公聊天说话没有主动找妈妈说话的时候,也忽略了妈妈的付出,让妈妈感觉没有价值的感觉,所以也有没有回报的愤怒。
是的,我不是讨厌姐姐,我是在索取爱。我妈妈也不是讨厌老公,也是在索取价值感和爱。如果我们得不到的时候,我和妈妈都会愤怒,感觉到无价值感的恐惧。
11.两个人交流必须有一个能量场高的人,不然就是死结,就像妈妈和老公,除非有爱的流动。
12.
老公的懦弱,造就我表面的强势,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处理问题,即使我对他错,过后内心还是不舒服。在强势的人面前,我表面懦弱,但是内心还是不舒服的想要强势,想要压过对方。最终我终于发现,还是我自己的问题,两个人在一起总有一强一弱,如果哪一个都不要,想要绝对的平衡,势均力敌的平衡点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就像与王振威和唐娟的搭档一样。
13.面对姐姐的强迫症,小姑和我的内心态度。(让我想起了过年面对张耀中,我的内心痛苦纠结让我痛不欲生,可是别人的生活多么创造…………我真傻……)
每个人都在努力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美好,每个人都在把精力用在自己最爱的人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但是仍然努力奋斗创建自己的未来家庭,谁都不会浪费时间自轻自贱,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把别人的事情放大到足够大的陪着你疗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创造!!!
14.(乐乐嘲讽我学心理学)
我的热爱,我坚持,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知道我的目标和方向。…………你会因为别人的否定就不做自己了吗,如果为了迎合别人的意见而不做你心中想做的事情,你快乐吗????你的人生意义何在,因为别人的否定和别人眼中所谓的重要,你要成为多少个别人的副本???
就像笑笑,不因为任何人的劝说而改变,放弃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我勇敢负责到底。你们不支持属于你们自己,曾经因为妈妈,姐姐的打击,没有坚持住自己的正确,被否认后自己也否认自己。最后才发现自己是正确的,是他们没有文化不懂而已。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学的是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最不浪费时间,其实也只是对自己而已,每个人有用的点不一样,每个时期也都不一样,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对我而言不关紧要,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对你而言无关紧要,所以懂也很重要,我们都给错了东西………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爱自己,所以先学会自爱开始。
15.懒惰,没有看到做饭打扰卫生,洗衣服等等妈妈,老公的价值,没有看到那也是一份爱。
通过与乐乐的相处,我看见了深层次我的不满,最后通过深层次的看到,我最后竟然看到的却是爱。
我看到了我的懒惰,不想做饭,刚开始是乐乐,然后是若曦晨熙,最后是两个女儿,而最后是老公背锅,那么如果我一个人不需要吃饭生活嘛,没有老公,谁来背锅,而一切却是我自己的责任。
我的不愿改变,我的完美主义,我只想看到我没有的优点(做饭,家务)能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弥补,可是如果我们拥有同样的优点,同样的缺点怎么办?
以前认为妈妈和自己不一样,没有深度沟通,挺痛苦。可是却满足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我只看到我的优点,脑力劳动,是一种价值,而体力劳动也是一种价值,我需要的都是有价值的,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价值。…………不必相同,也不必不同,当我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并利用时,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盯着缺点强行变成优点是不智慧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价值。
我没有看到她行为背后的爱,就像小时候我没有看到她行为背后的爱一样,我只需要她与我沟通理解,我看不到她为我做饭的爱。…………行动也是爱,以前我只肯定沟通的爱,没有肯定行动的爱,认为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我也很少做,可是我还是要吃饭,那么做饭这么有价值的事情我看不到,必定今天让我为难。
每件事情都有价值,如果我拒接,那么我就是在拒绝爱。
16.不是孩子才脆弱,大人也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