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的故事很沉重。是枝裕和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导演和编剧,用安静的镜头和非凡的时间线设计,让整个剧情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闭环。其实就内涵上来说,这个故事并没有特别的深刻,但由于是枝裕和在编剧手法上的出色技巧,把本应该冗长无味的说教故事,拍的又温暖又绝望,它能拿下戛纳,我个人认为凭的也是凭借这出色的编剧技巧而非故事内涵。
是枝裕和把一个女人幼年,青年,中年,老人的四个时间段,分别投射到不同的家庭角色中,让本来单一的人生阶段以重叠的形式展现,这种手法把戏剧冲突和魅力都展现到了极致,每一个时间节点互为因果,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叙事循环,完整了一个日本女人的宿命轮转。
友利→亚纪→信代→初枝叶
这是一个女人命运的时间段的循环
也就是:
童年被虐→青年做鸡→中年劳碌→晚年独死
如果按照这个顺序拍的话,其实显得庸俗,无情,缺乏戏剧张力。
是枝裕和的做法,首先是把本来发生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事情
以角色作为代表,集合在同一时间段表现
其出场顺序和叙事顺序还是基本符合了上面这个时间顺序:
友利第一个出场,亚纪第二个,信代和初枝最后。
而在片中又用了多重暗示来表达这种人物的重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友利和信代手上的伤痕。
还有个例子是关于亚纪和信代之间关于男人的讨论,指向性就是从沉默寡言到话痨的转变,也就是小祥太到老祥太的转变。
最后初枝和信代的经历重叠(第三者插足),都是一种覆盖式的剧情闭环,把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分开放在不同角色的同一阶段,真的是大师级的手法,把线性的人物故事分成了非线性,以多角色群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看的内心有极大的冲击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剧情和故事厚重感。
所以我们看到的最终呈现是:
友利会变成亚纪,亚纪会变成信代,信代会变成初枝,初枝可能又会养一个类似友利这样的女孩,然后依旧会有如此的循环,太可悲。
而对于男人们来说,这个父亲因为贫穷和无知,能带给这个聪明的孩子什么呢?他的人生就是临时工和偷盗构成的,剩下的东西,太少了。那么,一直受着这样的教育的孩子,他能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他的‘父亲’把他变成了自己,幸好,是枝裕和为我们在男孩身上留了一个希望的尾巴——他决定停止过这样的生活,而日本社会也会努力为这些孩子改变当下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
男人,在日本社会的结构当中,似乎还是有点希望的,而女人,就会进入到一个可怕的循环之中。毕竟,一个男孩要实现自己摆脱当下环境,要牺牲的是身边全部女人的未来。
是枝裕和在留下希望的同时,又给我们呈现了日本社会令人绝望的一面。
在电影中,官方警察机构介入,媒体瞎编故事,没有一个人认真看看他们所谓的‘受害人’本身,他们用自己的主观就认定了,穷人就是诱拐,没有爱,只有无尽的自私和邪念。
而在他们认为有爱的人,却用尽各种所谓‘善良’的办法去折磨这些孩子。
对于真正‘爱’这个孩子的人,却被逼的把心里的眼泪忍不住流到了脸上。
这个世界真的挺残酷的,在它建立的规则面前,弱者无处遁形,规则不会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无从选择,只会把弱者包围,让他们无处可逃。只能安静的死去,变作尘埃。而在当下受苦的,继续着他们无法逆转的宿命。
是枝裕和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引而不发,他努力呈现他见到的事实,开心的和伤心的都有,但都不给出一个答案,或者,在他认为,所有线索都有了,推导的部分可以交给观众了,或者答案呼之欲出,怎么出,就看观众内心呈现出怎样的映射了。
在贫穷面前,爱就变成了一个很卑微的事情。我们很容易穿过爱的本质,将其物化,产生对比度,爱也就出现了等级。
比如,父母给孩子买一双耐克就是爱,给孩子买回力就不是爱。有这种考量,本身就是令人唏嘘的事情,但现实就是这样,在现代社会,情感会被拿来物化考量,越是往上层,越是如此,反倒是像是‘小偷家族’这些人们,物质几乎已经没有,情感乍现的才如此真挚。也许,这就是爱与物的悖论吧。
或是被第三者插足,或是不受父母待见,或是被辞退,或是父母根本不想把Ta生下来……这群被抛弃的人们,却共同组成了最温馨、最和睦、最融洽、最可爱的家庭,虽然他们贫穷到,漫天烟花,他们抬头,却只能听见爆炸的声音。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缺少物质财富,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
有人在丰衣足食中颓废度日,有人在贫困交加中感受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