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一世的财富,最暖心的依仗
当年佛祖降世,连行七步,步步生莲,正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祖端坐莲花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我”即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是自己的佛,若欲成佛,不需外求,明心见性就是。
成长就是这样一个见心、见性、见自己的过程,一步一重天,每一个经历、每一个出现在生命中的人,只要是从心意,都是造化,且有助于成长,如果不是立足于本心,就可能失之以诚,经历流于浮表、出现的人变成过客。
如果不是以“成长为乐”作核心价值,就不会舍弃青山绿水的安逸,回归雾霾拥堵的繁忙;也不会孜孜的寻求自我突破的契机,更不会采用“见众生”的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事实上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次的交流就是开一扇窗来欢迎看见自己的世界,不同的动机就决定了在有限的社交时间内展示出什么样的风貌。
2016年7月1号与古大深入交流讨论发展的可能性,2号作为北京合伙人之一首次参加团建,一下午的时间对伙伴们了解更深一层,愈发的庆幸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
随后整个7月基本就是每周三、每周末两场活动的频率,内容包括读书、运动、玩乐,还和致力于山区孩子的慈善组织“歌路营”合作筹集善款,整个7月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见识更多的生态,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对于一个宅男来说,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原有世界的刷新,而我似乎在内外之间变得更从容一些,除了习惯的安定内敛外,又可以活力外向,从外界吸收进步的能量,这是很大的改变。
同时又组建极限二群,和一群小伙伴每天按部就班记录自己的极限挑战进展,而我希望群规可以让记录变成所有人终生的习惯,事实上每一天的记录也见证着我们哪怕最微小的改变,那是行动的痕迹。
8月2号有幸随古大参与和一位中科院心理学教授的思想夜宴,与会者9人,下午5点到11点6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每个人都在言谈举止中展示自己的学识、经历、智慧,一人一世界。
在几个小时之内的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对我大脑容量的冲击可想而知,正好第二天约见一位老师,交流之中很自然的把参会所得通过自己的理解以我所能表达的方式讲出来,这么接受老师的思辨,一来一往间就内化了大部分。
晚上在内部和小伙伴做了一次分享,大脑在升级中剧痛,而我一边强忍痛苦留着豆大的汗珠,一边言笑自若的讲述,还仿佛灵魂出窍居高临下看着为伙伴们分享的我自己,知道站在那里的那个人已经和三天前完全不一样了,并为他由衷的欣喜。
4号在两个极限群里分享所得,冰河伙伴们互动交流,我希望自己的这点经验可以对每人所有帮助,而每一遍的分享都是一次输出,每一次的输出都建立在前一次的迭代之上。
自此尝到了高密度促成思想进步的甜头,几乎每天都在观看大牛演说视频输入、并约各领域朋友交流输出,再加上每天上午的写作和演说训练输出,认知边界以一种明显可感知的速度在拓展。
8月4日听安替老师关于时间源头的演说深受触动、当晚决定出售北京房产;
16日听紫金橙伙伴海良在群里的一次分享得知“高铁侠、世界人”的理念,好像找到了行动的做法;
17日听王煜全老师在混沌“积木式创新”的演说找到了未来的投资方向,随后订阅得到前哨专栏,21日往北大听周其仁、薛兆丰和王煜全老师的美国考察内部分享,主题只有一个:科技和资本相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我在刹那间灵光一闪:利国则必有政策扶持,利民则是大势所趋.
还记得昨天文章中提到过我和商会交流得出的结论吗?
民间沉淀巨额资本无处可去。
于是每天思考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盘活这些沉淀资本?
越是更加密集的约投资圈的朋友、互联网的朋友来头脑风暴,又产生不少链接,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就能迸发出极大的能量,事实上,也没让我等很久。
25日得伙伴信重组建极限三组共同进步。
9月5日在外出约见朋友的地铁上看见“高铁侠、世界人”理念的提出者阳志平老师招收学生的信息,马上点开链接按要求撰写一封自荐的信,运气不错赢得面见的机会;
10号开智论坛当晚参加内部的晚宴,见到了“时间源头”的讲演者安替老师,就近请教良久并表达诚挚谢意;
11号上午开智沙龙,下午在每人10分钟的自我表述的时候,从6月份开始训练的演说技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幸得到了向阳老学习的机会,阅读阳老博客得知认知科学的概况;
16号下午在阳老家中和一群开智的伙伴听知识体系创建以及“知识源头学习法”,从那天开始,我开始阅读论文并淬炼自己的知识体系,9月下半月的时间除了大量的阅读英文论文外,约见过去的朋友交流的过程终于有了清晰的方向。
10月1日群内伙伴专门来京相会,上午一番畅谈,我喜欢这种马上行动的作风,下午再次往阳老家学习,学到了高阶模型和最小故事的概念,知道了心智训练可以从顶层直接开始,课后还得到阳老关于心性浮躁一针见血的批评,受益之极。
返家的地铁上,马上利用“最小故事理论”将关于“怎么盘活沉淀资本”持续一月的思考沟通串联成一个小故事,和故事中几个关键作用的朋友联系,通勤的一个半小时,家到,事成。
整个10月就是奔忙在列车上、相见于各省市,“最小故事”的应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所需的一切要素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人、事、物,就这一个模型让我的整合效率到了一个瞠目结舌的地步,就是因为符合故事的人物必然是最合适的,行动起来顺畅之极。
11月5号到上海参加王煜全老师的科技投资心得讲座,晚上是私享会,收益之大不管是物质还是认知都无法言表;第二天和群里的一群小伙伴聚会畅聊整日,随后往山东,再回北京,再到内蒙、山西,再到武汉,一个小故事不同的演绎方式,参与进来的朋友越来越多,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大。
12月1日美国大使馆面签被拒,暂时阻断了我往硅谷、CES的学习之路,甚是遗憾,和妻子美美吃了一顿缓解郁闷之情,又开始资源的稳步整合之中,每一个社交节点都可能产生聚合反应,只要是抱着自身成长的理念,舍弃急功近利,舍弃浮躁冲动,就能勾连志趣相投的同道,进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2016的后半年,得益于“成长为乐”的理念,得益于不停折腾的链接,真就是一步一重天,而有些链接、经历无法明说,文中所述仅是真实情况的一半,按此节奏下去;
2017全年,正式开始奔忙于全国、乃至全世界,手里的资源越来越丰厚,做的事情越来越大,到一年后的今天再次回顾会是何等光景?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