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了白浅和夜华的三世,接下来讲一讲剧中超越原著的部分。
一、增加了第一世夜华与白浅的互动
对于这一世的描述,原著中这样写道:七万年前墨渊以元神祭东皇钟,他被一个嘶哑的声音唤醒,那声音无尽悲痛:“师父,你醒一醒,你醒一醒......”一遍又一遍,在他耳边缭绕不去,纵然唤的不是他,他却醒了。
在剧中,夜华最初的形态是一朵放置在金莲中的仙胎(原著中为鸟蛋),后因为当时化为男儿身并化名司音的白浅照看,渐渐发光,墨渊为白浅挡下三道天雷,白浅自责,到山洞哭着关心墨渊的伤势,夜华第一次以元神状态出现,面露伤感之色,第二次出现是在墨渊和白浅坐在莲池旁的一块空地上,白浅因为墨渊替自己挡了三道天雷自责自己不孝,又因为离镜情伤自我安慰,又同时提到四哥和折颜,然后又提到天族和翼族的战争,又吐槽了一番。夜华听着,竟对她的不孝赞同,赞同间又对她的无知而悲哀,同时又渴望自己能如墨渊一般,第三次的出现,只因他感受到了白浅的痛,此时的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环抱着白浅,即便白浅感受不到,白浅急匆匆地跑进洞中,他也随之跟着,却看见白浅手握匕首,生生朝胸口刺去,他想阻止,但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白浅一口一口地将自己的心头血喂给墨渊。而这个场景,深深地烙近了心里,直至修成人形,忘记了昆仑虚,却忘不了她。
二、加大了素锦对白夜两世的影响力
素锦这一个影响了白夜两世的主要人物,在原著中着墨不多,只有五处,一处是在素素面前炫耀眼睛,一处是陷害元贞,一处是被白浅讨回双眼,两处是在番外一中。她被称之为天宫的典范,因为合族在天族与翼族的大战中惨死,只留下她一人,于是便被带入天宫,封昭仁公主,由夜华的母妃乐胥抚养。她心里眼里都只有夜华,可夜华却从未看过她一眼,她自以为自己足够爱夜华,可当夜华爱上了白浅,她便处心积虑的挑拨二人,无论是当初为历情劫而化身为凡人的白浅,还是已飞升上神的白浅,她的影响力绝对顶尖,但再怎么顶尖,最后只换来夜华的冰冷对待,以及被除去仙籍,永世万劫不复。素锦对夜华的爱没错,错的是她爱上了一个外表冷峻,内心至情至性,一旦动情,就专情的人,她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有多么爱夜华,为夜华付出了许多,夜华总有一天会明白她的深情,但她的爱是自私的,当看到夜华接下与青丘白浅的那一纸婚约,她急了,跑去向夜华表明心意,被夜华拒绝后,便以嫁给天君为天妃来给自己铺路,看到夜华深爱素素,便与天君合谋,自导自演,诛仙台陷害戏码,一揽芳华落井下石,终于逼死素素,却未想到夜华竟跟着素素一起跳下诛仙台。天君劝她放弃夜华,她却执意要嫁入洗梧宫,那一日,她一身大红喜服,娇羞含笑,以为自己如愿以偿,可等来的,并非夜华的笑意盎然,而是穿胸而过的冰冷的青冥剑。她知道夜华想要复活素素,便告诉夜华结魄灯的使用方法,她如愿嫁进洗梧宫,可又得到了什么?她得到的,仅是如同她的公主名号一样,有名无实的侧妃。纵然她制造假象,但其中滋味只有她知晓。当她看到夜华带回白浅,又心生计策,重演三百年前的离间戏码,可惜的是白浅并非素素,直到白浅向她讨回双眼,她拼命也要将事情扩大,最终害了自己。比起爱夜华,她更爱夜华的地位,权势,身份。
三、两次诛仙台和剜素素双眼的戏码的改编得更为合理,加深了“虐”
两次诛仙台事件,都是重中之重,剜眼睛桥段也是素夜情劫走向悲剧的转折,而两次诛仙台事件,不仅有别于原著对于夜华在整件事情中的反应,还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深情而无奈的夜华。赵又廷在这三场戏码中,生动地演绎了夜华的无力、无奈和懊悔,他将夜华的“冷”收敛,将夜华的深情扩大,远远超出了原著对夜华在这三个事件中的设定。
1、素锦陷害素素,造成诛仙台陷害事件,为素素跳下诛仙台伏笔
原著中这一段是这样描写的(素素角度):
那一日,天朗风清,素锦天妃邀她去瑶池赏花。她以为是女眷们的小宴,傻乎乎地接了帖子。
到了瑶池,才知道只有她们两人。屏退了宫娥,素锦天妃拉着她一路行到诛仙台。
诛仙台上云雾缭绕,素锦站在诛仙台上凉凉地对她笑:“你知道吗?天君要将夜华封作太子,将我赐给夜华做夫人。”
她从来弄不懂他们这些神仙的规矩和把戏,只感觉胸腹间一股血气上涌,也不知道是愤怒,还是迷茫。
一身华服的天妃依然矜持地笑:“我和夜华情投意合,这九重天上本就不是一个凡人该待的地方,生下孩子。你就从这诛仙台上跳下去,回你该回的地方吧。”
她不知道跳下诛仙台是不是真的可以回到俊疾山,那时候她也从没有想过离开。她愣愣地问:“是夜华让我回去的吗?我是他的妻子,理所应当是要跟着他的。”
现在想来,那一番话,实在是自取其辱。
可那时候她一直侥幸地以为,夜华至少是有一点喜欢自己的,只要他有那么一点点喜欢自己,那自己也是一定要待在他身边的。
素锦有些好笑地叹气,突然抓住她的手,带着她向诛仙台边缘倒去。
她以为素锦要将自己推下诛仙台,赶紧用手抓住台缘的木桅。可翻下高台的却是素锦。她还没反应过来,身旁已掠过一个黑色的影子,跟着跳了下去。
夜华抱着素锦站在她的面前,冷冷地看着她,那一双黑色的眼睛里,酝酿着滔天的怒火。
素锦在他怀中气息微弱地开口:“别怪素素,想来,她也不是故意推我的,就是听了,听了天君要将我赐给你的消息,有些冲动。”
她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她明明,明明什么也没有做。
“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推她,夜华,你信我,你信我......”她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向面前的青年解释,惊惶地,毫无章法地,像个跳梁小丑。
他手一挥,低叱道:“够了。我只相信我所看到的。”
他不愿听她解释,他不相信她。他抱着素锦,眉间焦灼,眼中像淬了寒冰,匆匆迈下诛仙台,将她丢在一旁。
再看夜华角度:
半年后,他重回天宫,尚未踏进洗梧宫,便见服侍素素的小仙娥奈奈一路急匆匆小跑过来,见着他声带哭腔道,素素在诛仙台与素锦娘娘去了争执。
诛仙台这地方于神仙而言自来是个不祥地,等闲的神仙站上去半点法力也使不出,素素大约不会落下风,他心中微宽了宽。可待他皱眉赶过去时,却正见着素素一手将素锦推下了诛仙台。素锦那身花里胡哨的宫装搭着围栏一晃,他一颗心骤然提紧,倘若那昭仁公主出了事......
他翻下诛仙台将素锦救上来时,已觉察她的眼睛被台下戾气所伤。那一刹那,他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竟是五万年前桑籍的那桩事。他记得,桑籍所爱的那条小巴蛇不过因了在天宫的三分娇纵,便被天君一道令旨关进了锁妖塔。素锦似乎说了些什么,他全没在意。三年前那一回他舍身撞上蛟人族的斩魄神刀时,心中也没沉得这样厉害。素素扑过来道:”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推她,夜华,你信我,你信我......“
她不停地申辩,模样可怜,她看得心中一紧,可头两年她是在被保护得太好,不晓得现在这个情状,她这样的做派更易落人口实。
多年对阵练就的临危不乱令他在片刻间恢复理智,心中已有了个将这桩事囫囵圆满的算盘。可这桩事本就是天君的算计,争的便是谁的动作更快,时间更充裕。他被支在北荒半年多,又如何能在此事上赢过天君。
素锦陷害素素这里,剧中做了微微改动,就是素锦借夜华班师回朝带着素素一路行至诛仙台,对话基本不变,而夜华这边,改成了天君将素锦赐给夜华,这让夜华觉察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果然,奈奈和辛奴同时出现在他面前,他根本不关心素锦如何,他只关心素素,赶去诛仙台时,他看到的是素锦假意与素素起争执,自己跳下诛仙台诬陷素素。夜华明白了天君与素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打他个措手不及,无法护着素素,他看向素锦时那满眼的愤怒,看向素素时那满眼的怜惜,他相信素素没有推素锦,只是当时的状况,他只能将眼睛瞥向一旁,抱着素锦走下诛仙台。而在素素看来,夜华正如素锦所说。
紫宸殿中,夜华真的很恨透素锦,甚至语气中出现了杀气,可惜素锦根本看不到,夜华彻底乱了,进退两难,面对着天君与素锦对素素的绝杀,他恨自己无能,以为一步一步地退让,一步一步地妥协,天君就会看在素素怀了他的孩子的份上不会伤害素素,可他发现他错了,大错特错,他知道天君是想看着他替素素辩解,这样天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处死素素。他了解天君 ,所以为了在这样重重压力的情况下还能护着素素,他既不为素素辩解,还亲自给素素定下刑罚,以最小的伤害来护着,这瞬间让天君和那几个分支头领还有素锦都无话可说。但也为素素再次误会他而跳诛仙台与他了断埋下了祸端。
2、为保素素,无奈剜眼
剜眼这一段在原著中过于惨烈,且夜华表现得比较冷,看过的仙友都会忍不住觉得夜华”渣“,让仙友们有一种恨不得杀了夜华的感觉,的确,在原著中夜华是冷了些,但也不是真的对素素冷,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夜华只能做违心事,说违心话,最痛的应该是他。
比起原著对这一段的描写,我更倾向于剧中夜华的表现,据说这一场演完后,两个主角都无法抽离,是的,真的是太虐了。而台词方面,也比原著中更容易让人接受。
夜华是相信素素的,他也与素素解释了为什么要取下她的双眼,只因天君要她的性命,而他,为了争取护她之命的一线生机,不得不以她的双眼为代价,但素素呢?她是被夜华震撼到了,她觉得夜华若是真的相信她,就不会说出那样的话,若是真的相信她,为何还要锥她的心,素素是真的在意自己的一双眼睛吗?她并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夜华心口不一,诛她之心。
夜华知道自己的这一无奈之举,会亲自葬送自己与素素的未来吗?会让素素心灰意冷,毅然决然地跳下诛仙台离他而去吗?我想他应该没想过,他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素素,于是便在重伤之下,授太子印,让自己有能力,昭告四海八荒,取素素为侧妃,将天规踩在脚下。但对于素素的抵触,他是真的无能为力,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这样的素素,对他来说,很是陌生,他以为素素只是生气,便解除禁令,为素素提供了熟悉洗梧宫到诛仙台的路线,素素为他们的儿子取名阿离,他也以为是她要离开,于是时时跟在她的身后,在看望素素时不断地提及成亲,可谁曾想,素素以儿子名字告诉他,他们已回不到从前,她对他,已爱到无力,只想在他无法在她身侧时,无法在他觉察之时,离开洗梧宫,离开他。这也是夜华在否认去过十里桃林后,一句以后不会有人敢过问你的行踪,彻底失去了素素。
3、素素跳诛仙台,从此世间再无素素
素素跳诛仙台,是整个剧中欢呼声最大的,也是最难受的,素素悄然无声地走出一揽芳华,走出洗梧宫,直往诛仙台,此时的夜华,正在紫宸殿听着乐胥对他娶素素的行为而伤神,当奈奈抱着哭个不停地阿离急匆匆地跑进紫宸殿,夜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素素,立即急急忙忙地离开紫宸殿,用法力狂奔到一揽芳华,不见素素,铜镜里传出素素的声音,听着素素的话,似是临行嘱托,夜华百感交集,一听到素素在诛仙台,情绪开始起了变化,直至素素说要跳下诛仙台,彻底失控,赶往诛仙台。可是已然来不及,素素已经跳了下去。
不得不说,赵又廷在这一段中完全脱离了原著对夜华在知道素素要跳下诛仙台后所做出的反应的设定,他没有因为素素说自己要跳下诛仙台而还要素素站在那里不要动,也没有因为在铜镜里听到素素让自己放过她而阻止素素不要挑。他的眼中满是懊悔,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素素在失去眼睛后对他如此抵触,在他对她说以后不会有人敢过问你的行踪后,为什么素素会对自己说哪也不回去了,也不会给自己闯祸了,原来,素素是要离开九重天,离开他。想到素素近段时间的反常行为,夜华竟没能发觉,素素为何会喜欢走在洗梧宫到诛仙台的路上,原来并非是闻花香,而是熟悉路线。机智的他,竟沉浸在即将娶素素的欢喜中,却没觉察到素素要离开他的决心,她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告诉他,她的真实感受:
今夜的星星亮吗?她是在告诉他,他亲手毁去了他们的那一条通向光明的路。可他说了什么?素素,你忘了,天宫不分昼夜。
我只是,想独自去散散步,那一路的花香很好闻,她向他隐藏了真正的目的,熟悉洗梧宫与诛仙台的路,而他,却以为她在气自己否认去过十里桃林,于是便跟她说,日后在这九重天上,你就是太子妃了,没有人再敢过问你的行踪。他的这一句,给了她离开洗梧宫的机会。
你放心,我以后哪儿也不会去了,不会再给你闯祸了。我看不见东西,成亲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礼仪,一定会被人笑话吧。她是在委婉地告诉他,她要离开九重天,因为九重天没有她这个凡人的容身之地。可他呢?坚持要与她成亲,她的反常,她的话中之话,他却没有觉察。
直到素素跳下诛仙台,他才明白,原来自以为的保护,最终害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