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深圳晴
《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 染启迪。
傅雷老师12年的书信,坚持不断,哪怕是最艰辛的大跃进,他依旧顶着压力和自己的劳苦给远在异国的傅聪写信。
我读:1954年傅聪独自一个在异国时,他在信中告诉傅聪应该要多写信给国内的恩师,因为太多人喜欢给青年冠以“忘恩负义”的印象,所以务必多和恩师书信沟通,以表恩情。
他告诉傅聪在急需进步和学习时,如对感情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在时间安排不过来的时候切记贪多务得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确认自己的目标,时间也要从细小的事务上来做以规划,要学会选择正确的交际,并学会拒绝。
当心灵上孤独时,可以以音乐来发泄,可以在书信中向父母倾诉和发泄。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我思:面对青春期的儿子,这个时间班上的少年或多或少有谁倾慕于谁,面对突然增加的科目也会茫然失措,焦虑。同样成年人的我们也会因为工作和朋友交际也感到困惑,不知正确的取舍。在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学习的。
我读:1955年,傅聪在第一次比赛取得了成绩。傅雷老师在信中写到: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另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保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母亲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那种直觉的感情!
再一次在信中教孩子如何面对感情: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传奇式的故事,如但丁拉之于裴职阿脱克斯,所以成为可歌可泣的千古艳事,就因为他们没有结合。
我思:第一点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孤独,孤独只是让你成为更强大的你,创造一个未成有过的世界和未来。第二点,傅雷老师从来都是严厉教育孩子,但母亲的爱就是直觉,是毫无理性的,他只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成功,正如我现在相信哥哥一样,只是他在某些时候体现出了他还未成熟的价值观让我堪忧!第三点,也正是懵懂青少年对感情萌芽的年纪,我们要让他知道感情需要成熟的思考和对待。
我读:1956年,傅雷老师在信中说到:真诚是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是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从细节年,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某种技术。
我思:每次面地孩子的骄傲时,我总会不留于地地泼冷水,然后傅雷老师用了智慧的方式教孩子虚心,教孩子从小事看出孩子的性情,这些正是青春期的哥哥常犯的错误,人只有真诚了才能虚心,只有小事做好了,才能改变性情成就大事。
我读:1957年,只要年富力强,只要有自信、有毅力、死不服气地去学技术,外行变为内行也不是太难的。
我思:这句话给中年的我深刻的感悟,在中年,我们总想去改变,总想做也许最后一次的突破,但我们却又害怕,其实我们缺的就是毅力,死不服输的那股狠劲。
我读我思:1958-1959年,傅雷老师遇到了政治上的打击,但他坚持给孩子写信。鼓励孩子。这是对孩子的精神支柱,这是对孩子的牵挂,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家永远在。
我读:1960年,傅聪结婚,傅雷老师不甚欢喜,书信里开始教导傅聪如何对待婚姻。不能各自把对方当作整个世界,这样危险但也很宝贵。夫妻双方要同时进步
我思:正如傅雷老师在信中所说婚姻,是需要夫妻双方在精神上独立,共同进步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爱。
我读:1961年,关于觉悟,觉悟亦解脱,其实是放弃斗争,放弃挣扎,以换取精神上的和平宁静,即所谓幸福,所谓极乐。
我思:人在经历了世间的众多是非曲折后的觉悟,也就是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放弃,比一开场就奴颜寻婢膝地屈服高明得多,也就是说“自我”的确已经大大扩张了,同时却又证明“自我”不能无限制地扩张下去。而且最后承认“自我”仍然是渺小的,斗争的结果还是一场空,真正得到的只是一个觉悟,觉悟斗争之无益,不如与命运、与神、言归于好,求妥协。
在后续的三年里,傅雷老师大部分在信中教孩子如何帮助弥拉进步,如何去体谅弥拉,和岳父母相处,为了以后的生计和突发情况需要做更好的理财,面对工作日益增加的压力,在信中再三嘱咐孩子要给自己放松,去山上走走,接近大自然,放空自己,才能有更好的艺术进步。
从傅雷老师十几年的信中,我深感到天下父母心,面对孩子的孤独,脆弱,迷茫,进步,我们需要鼓励,分析,所以父母需要学习和进步,不管在学识上,在生活上,需要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
【今日金句】无常,是生命的常态,无法避免,也无处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