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昊
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解读,有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医患双方的信任度已降至低点,双方对对方的动机、行为都存有“对己不利”的思维定势,杯弓蛇影,大多无意也无时机将问题辨析、沟通清楚,一个只想尽快脱身,一个只想获得尽可能多的补偿。要想改善医患关系,要做的就是消除双方的不信任感,进而改变双方的思维和行为定势。
要消除医患双方的不信任感,一个相对更加可行的方式就是积极构建医生的个性品牌。
过往,人们一谈到医生品牌,绝大多数都是指医生个人的技术品牌,比如某某院士、某某主任委员,或者某某教授、某某主任等等,给患者传递的是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的可靠性。这种个人技术品牌构建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医疗技术的不完美与技术品牌传播中的不断被神化。于是,医生个人技术品牌知名度愈高,吸引的患者数量就愈多,甚或,吸引的重症患者就愈多,依照概率,发生人力不及的事件的可能性就愈高。患者怀着高期望值就医,得到的却是最不希望得到的结果,满意度极差,加上沟通不清、不畅、不周、不及时,以及医疗固有的高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在盛名之下,医学不完美的说法患者或患者家属实在难以接受,患者只会将相关不良结果归结为医生的不恪尽职守不兢兢业业,甚或麻木不仁惟利是图草菅人命等等。因此,单纯地构建医生的个人技术品牌,于医生、于患者、于医疗机构都有不利的一面。
更加可行的方式是构建医生的个性品牌。
构建医生的个性品牌,就是在医生的技术品牌的基础上,再增添医生的个性因素,让原来被神化的医生还原成一个掌握了过硬医疗技术的人。个性品牌与技术品牌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人作为品牌的核心因素展现在患者眼前,技术只是人的一部分,是其职业成就的保障而不是全部。既然是人就会有不足,就会有欠缺之处,人无完人。基于这样的品牌传播后的患者认知,一些医疗常识包括医疗技术的不完美,医生才有可能宣讲给患者,患者也才有可能接受,其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也才有可能贴近现实,满意水平才不致高涨高落冲击心理底线,最后失去理性而求之非常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构建医生的个性品牌呢?
其实,现实中一些医务人员已经在自我着手构建自身的个性品牌,比较出名的有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医生,原北京协和医院的于莺医生。仔细分析这些医生构建自身个性品牌的方式,不外传播二字,亦即将自己展现在患者眼前。如何展现如何传播呢?传播有5要素,即传播者、受众、内容(信息)、媒介和反馈。拿张、于两位医生来说,传播者就是他们自身;受众是对医疗领域感兴趣的人,可能是患者、同行或相关利益人,也可能什么都不是;内容即包括对本职工作的一些描述、工作感受,也包括一些就医小窍门,当然还包括对学科建设甚或医疗行业的看法,等等,囊括自己的各种体会、认知;媒介,两位都是靠博客或微博出名;反馈,受众们可以转发,可以点赞,可以留言。这一构建医生个性品牌的方式可以说,将医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是个性化的一面展现在了受众面前,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与这些医生所属的医院的发展提高没有太多关系,仅是在提升医生个人的知名度、好感度,因而,这些医生在成名之后基本选择了离开原单位。其原因就在:1、无法有效确定受众。无论是地域还是身份。通过播客、微博,传播者很难知道自己的受众在哪里,是不是可能的患者等等具体情况;2、反馈不及时,传播者无法实时知道受众的反应,受众也无法实时知道传播者的现状,双方无法展开实时的互动,除非事先约定时间,这样的互动方式,若需提高频次,则成本是双方都不可接受的。也正是于此,个人个性品牌成型后所形成的受众无法有效地转化为顾客,医院将其视为不务正业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随着移动网络的盛行,尤其是微信的适时出现,使得上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化为乌有。结合当前医院管理实际,设主诊医师的,以每个主诊医师的名字及医院名注册一个微信公共号,比如某某医院某某科某某主诊医师,不设主诊医师的,以科主任的名字及院名注册一个微信公共号,比如某某医院某某科某某主任。通过微信的Lbs服务,可以知道你的受众是不是在医院的服务半径内。通过微信公共号添加的相关插件进行受众数据分析(包括受众关注的内容等)来确定是否是可能的顾客等等。通过受众身份的确定,相关的转播内容就更具引导性,也更精准。微信的实时提醒功能也可低成本地实现双方实时互动。也就是说,借助微信,医生个人个性品牌的构建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与患者的互动交流,降低双方的不信任感,改善医患关系,也与医院的发展提高有效融合,医院应该鼓励和支持医生积极构建个人的个性品牌。这是实现医、患、院等多方多赢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