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其实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物,用人类的思维模式来沟通注定困难重重。
吃早餐,让她快点吃,不然要迟到了。
她说:“为什么?”其实她心里想的是:迟到又怎么样?没关系的。
让她收拾玩具,家里乱糟糟的。
她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的潜台词是:乱糟糟又跟我没关系。
睡前阅读,胡同学说:“今天已经不早了,挑一本小的来读吧!”她说:“为什么?可是我想读两本。”拿来两本厚厚的赛到胡同学手中。
……
有时候吧,沟通起来又很容易,比如认真地陪玩五分钟之后。
那天陪豆姐玩了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游戏,她乐得前俯后仰,大呼小叫。以资鼓励,她说:“妈妈,你来当我的队长吧!”
“好的,队员!把这个玩具送到原位!”
“好的!队长。”一溜烟就去了。
“队员,帮我把拖鞋拿来一下!”
“好的,队长!”一溜烟又去了,还补充:“队长,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谁还不过个年?有这么个听指挥的队员,我翘着二郎腿享受她帮我穿鞋。
“队员,去洗个手!”
“遵命!队长!”以前请她去洗手三申五令都不管用。
我听见我的小队员在洗手间说:“爸爸,你怎么用这么烫的水给我洗?我要去告诉我的队长。”
要早知道当队长这么爽,也不必绕那么多弯路了。
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自己把它搞复杂了。
快点吃饭,快点洗手,快点睡觉……全都拖拖拉拉,因为那全是你们大人的需求。对于她来说,晚点去幼儿园不会有什么影响,不洗手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晚点睡觉是不是意味着可以跟爸妈多玩一会?也许对于小孩来说,时间只分为两块:没爸妈陪伴和有爸妈陪伴。
对于大人来说,这种拖拉和斗智斗勇是煎熬,是折磨,因为你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是文明社会,你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能吼不能打不能骂;而对于三四岁的小孩来说,这种拖拉和斗智斗勇是一种游戏,能多拖一会儿就能多赢得一点爸妈陪伴时间,甚至这种拖拉本身,就是不战而胜。
胜败一目了然。
这个死局其实是可以打破的,那就是让她把事情当作她自己的需求。
可以将一件事情变成游戏。可以先花几分钟磨刀(玩游戏),顺便成为她的队长,那么队长的命令,队员必须无条件执行。
也可以请她帮忙。据我观察,小孩都有天然的乐于助人的基因。时间不多了,妈妈要迟到了,迟到了妈妈就有麻烦。你能不能做我的小助手不让我迟到?能够帮助到妈妈,她是很骄傲的,很乐意快点把饭吃完。
想想那些急得想跳脚的时候,想起王小波说:生气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人啊,你本可以不那么无能,只要你愿意动用点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