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还有一个可以随时发微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朋友吗?有,且只有一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是应该满足了。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高二的时候她从隔壁班转到了我所在的班级。当时听闻她是一个特立独行,不守规矩的女孩,因为隔壁班老师太严厉,受不了才要求转班的。当时的我觉得她很酷,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学生,所有纪律表现都符合老师的期待。印象里面竟没做出一件出格的事情,这确实挺令人遗憾的。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已经不记得缘起的契机,现在记得的都是她的好,和在一起的快乐。
她皮肤白皙,头发有点黄,留着齐耳短发,个子高高的,很瘦,看起来文静清爽。说话声音不大,轻快温柔,在我印象里面她一直是个文静,乐观的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当时高二分文理科,我们在理科班,她成为了我的同桌。不知怎么,和她在一起,就有那么多的快乐,学习是快乐的,聊天是快乐的,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也是快乐的。她比我高,总是扮演照顾者的角色,走楼梯时她总会走在外侧,她的手指很长,凉凉的,一定会牵着我的手。
高中虽然学习很辛苦,但是有了她的陪伴,高二和高三都充满了快乐。我俩把张信哲的歌,歌词改成数学定理,然后小声的唱出来,定理和旋律竟然能够完全契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上课时忍不住偷偷的笑,课桌和椅子也随着身体的旋律而跳动。高二时的班主任比较年轻,经常把自习课改成体育课,让我们学习之余能好好的放松身体,我俩就沿着跑道一圈一圈的走,边走边聊些八卦或者好笑的事情,好像时间没有尽头。
渐渐的,我也了解了她更多。她说小学的时候,她就想到人死后被埋在地下,被虫蚁啃咬的情景;她的脾气特别倔,她爸爸总是打她,而她就是不肯认错,宁可被打死也不喊疼;她的妈妈有一次离家出走,过了半年才回来;他的哥哥本来学习很好,但是高中时沉迷游戏辍学了;平日她住校,有一次周末放学回家才知道爸爸妈妈搬家了,而新家的地址没人告诉她。听到这些事情,我总是不能将这些残酷的画面和我面前这个快乐的她联系在一起。也不知道,她独自面对这些事情时,是怎样的感受。她对我说起的时候,总是很平静。可是我知道,每个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分量,不被父母疼爱,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是多么的无助和可怕。
她很喜欢看书,买了很多杂志和课外书,也喜欢写作。我心里一直很崇拜她,因为她的文章很美,总能被当做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记得高三毕业的时候,我们两个一起在校门口摆摊,她把所有的杂志和书本都拿出来卖了。当时我们还因为赚了一点小钱而开心,并到餐馆大肆庆祝。我们一起到照相馆拍了合照,许愿做彼此一辈子的朋友。那一年的九月,她在北京,而我在遥远的成都。两个小镇女孩,迈向了通往大城市的第一步。
人生的轨迹总是捉摸不定,虽然大学四年异地而居,毕业之后,我也来到了北京,又开始了同一座城的奋斗。可是北京毕竟不是小镇,她在西来,我在东,中间也像隔着千山万水,想聚到一起并不容易。为了见上一面,经常要倒几条地铁公交,单程花费两个钟头。我们并不在同一个行业,见面时吐槽吐槽各自的工作,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即使不经常见面,但每次见到都觉得无比亲切,熟悉。
有一年十月,我俩同时到上海出差,住在虹桥的一间酒店,白天各自忙工作,晚上聚到一起吃火锅,然后在酒店附近边走边聊,依旧像高中时一样,手牵着手。还记得那晚月亮特别园,街道上弥漫着桂花香。其实,已经数不清楚有多少个白天或傍晚,两人聚到一起,边走边聊。
浩瀚的宇宙繁星点点,但却不知哪里才是归宿。因为有了她,即使身处茫茫黑夜也不曾害怕,因为我知道那里有一盏灯,为我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