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届生身份在TW工作马上两年了。反应比较迟钝,近来浅浅的意识到,作为一名 初老TWer,不只写代码这么简单了。
记得上一次和Senior同事聊自己瓶颈期时,兜兜转转都在说目前感觉什么都会一点,又没有擅长的一个方向,是不是该向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了bulabula。最后被问到一个问题 “ 除了技术,还有什么问题?” ,我竟回答不出来。简单讲,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概念里,似乎都是在围绕着技术转啊转。恍然大悟,技术不会了可以看文档,google,stackoverflow 很快就解决了。而除了技术呢,我的工具箱里似乎空空空。
第一个我想说的工具就是沟通里的说服力
。起因是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很难被说服的同事(当然自己没有掌握方式方法,以及情绪化占了很大因素)。开始反思回忆种种没法说服他人的无奈和失落,于是开始尝试一些有迹可循的"套路"或者法则来更容易说服别人。
如下是"说服力"列出的十条法则以及我的感悟:
01
人们总是乐于被他们所喜欢的人说服
回想起种种不太愉快的说服(沟通)场景,我几乎都是以一个敌对的立场在谈判一般,何谈喜欢,估计都有讨厌的成分了吧。
这一条让我反思到了自己在沟通尝试说服时要更多更多的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让别人“喜欢”和自己沟通。无论对方是怎样的冥顽不灵哈哈,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言辞不能太强势。
有时候,强大的说服和操控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异。没有人会喜欢被操控,所以说服的度就很重要。
02
准备好了再开口,接着,继续做准备
这是一个我几乎一直遵循的法则,最明显的好处是充分的思考后逻辑缜密更加具有说服力,当然如果能有实例效果会更好。这一条中好玩的是接着,继续做准备,我理解为在说服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根据现实调整准备好的部分。
03
学会仔细聆听和察言观色
往往急于快速说服别人都会想要分秒必争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是在一次次打断别人的阐述,或者反反复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的时候,对方其实已经处于自动屏蔽状态了。
学会仔细聆听别人的想法,可能你会发现他思维中的漏洞,从而有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来说服别人。
04
稀缺性,人们总想拥有他们得不到的东西
从未实践过这一点,倒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是说要让对方容易接受你的主张可以尝试制造一个“独享”的氛围。比如设置时间或者数量限制。可以理解,但是感觉我有点做不到,有点“花言巧语”的感觉哈哈。
05
人们总想同以前所做的陈述或者承诺保持一致
这一点很好理解,谁也不想在他人列举你之前说balabala这样的事实面前予以狡辩。都可以理解没有人会喜欢和一个“健忘”(缺乏诚信)的人做过多的交流。
06
人们不喜欢欠人情
这算是一个可以作为日后逐渐积累的小技巧吧,也是“人品”的体现。当对方觉得欠你人情时,即使对他来说是件麻烦事,也基本会在你开口后欣然接受。通过创造一种“欠人情”的氛围,或许可以让对方觉得要知恩图报。
07
人们常常不经过分析,就草率的做出决策
我将这一点理解为人性中的弱点。即使你再怎么小心谨慎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草率,可往往在某种需要快速做决定的大环境下,还是会草率的依据经验反射做出决定。
但是作为一个要说服对方的人,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可以引导对方冷静,做出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但是关键是引导,“他或者她是准许你踏入房门,而不是你自己推门而入”。
08
人们喜欢随大流,追逐名人以及权威
十个准则中个人最不喜欢的一点,生活中也屡屡碰到这样的场景。同样的话更有权威的人说某些人就可以认可,由我来说要大打折扣。反思了下首先是自己不够权威,再碰到这样“势力”的人,直接找权威的人来仲裁,总归真理不会因为权威有所改变。
这是我在生活中最不愿意打交道的一种人,足够的趋炎附势,足够的见风使舵。我的做法就是尽量少打交道,然后提高自己,总归是因为自己不够权威。
09
决策很少由理性作出,通常来说,动之以情才是关键
也许我们看到的决策都是由于理性做出,可事实上,大部分决策都是在某种情感的作用下有了倾向性。
所以在引导别人做决策时,不妨弱化理性的部分,尝试动之以情,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准备尝试....)
10
说服力就是诚信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点。或许在尝试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会遇到暂时的挫折,会觉得浪费口舌,会觉得也许“捷径”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可是当你选择了欺骗,也就意味着你的劝说很有可能在以后都不会有效果了,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欺骗,更不愿意听从一个缺乏诚心的人的劝说。
记录下此文,和过去的自己共勉。会觉得写代码比和人打交道要简单很多。但是,有些事情必须去做,那就开始学起。程序员的工具箱里不只有技术,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