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决策模型分析
1、我的决策模型:
追求回报的确定性。
在不确定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报时,通常不去做决策或者回避选项,也会同时具有鸵鸟心态。例如在公司时,不确定能得到回报,因而减少精力和心思投入。在高考面临复读的抉择时,由于不确定是否能考取更好的分数,从而选择不复读。
2、决策模型弊端分析:
不应当追求“回报的确定性”,因为回报是随机的,而应该追求真正的确定性——壁垒。壁垒是指专业精进与核心竞争力。
二、决策模型修正
1、为什么?
应该追求能力精进的确定性,而非回报的确定性。能力是指工作中的能力、恋爱中的吸引力等等。因为回报是一时的,唯有能力和竞争力才是持久并且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的。
人的目标是长久的,并不是一次性的,决策时应当追求——这个事情是否对长久的目标有利。
例如,在公司的事情发生时,不应该摆烂,应当利用公司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项,因为能力是可以持续的。
2、决策模型修正结果
核心: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释义:在因上努力,而非果上努力。果是不可控的,而因是可控的。在果上努力容易用力变形,但只要攒够了因,便有更多创造果的机会。人痛苦,往往是在错误的地方用力过度。
3、如何做?
(1)调整心态,“能力导向”而非“结果导向”;
释义:结果是由能力积累来的。应该追求能力提升的确定性,而非结果的确定性。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确定性,不要被确定回报这一想法束缚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要先付出,才会有回报。
因为结果是稀缺的,所以往往需要先付出。要聚焦在能力上,而非结果上。
(2)培养竞争视角
释义:要习惯“竞争视角”,事物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不去争就会下滑,不去提升自己就会输,不去拼就会被淘汰。平等关系并不存在,关系的本质就是不平等的,例如我们和公司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
所谓“壁垒”即比较优势。提供比竞争对手高10倍的价值,竞争将不复存在。
在婚恋中,可以是情绪价值。付出比别人高10倍的情绪价值,让男人在面前可以做自己,展示脆弱的一面,就是高段位女生。
(3)刻意练习,稳定决策价值观
决断——决策和执行
自洽——有竞争时往往动作会变形,需要底层逻辑支持决策
破除打工人思维,要想到我能付出什么,而不是我能拿到什么。
做决策的时候,利用的时候可以加一点创造性。
在复杂、模糊、信息不足时,不要以确定性回报作为决策的依据,而是以能力提升。
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放下对果的执念。
很多事情是无果的,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可以让人到一个精神准备好的状态,至少机会来的时候,不会是一个精神涣散的状态。
(4)不要受身边人的评价影响
不要被大众流行的东西裹挟,你要做的是有影响力的事情,是与大家不同的事情。
不要被大众视角所影响,因为在竞争视角下,大部分人都是loser。
(5)意识决策过程
建立新的决策系统是需要被证得的,内在信念也是需要自己证得的。
决策时,要有意识地去认识这个过程,去管理这个决策过程。
(6)不要鸵鸟心态
不要把头埋在沙里,以为就可以逃避现实。要勇敢面对现实,去面对,去创造,去改变。